女同演員的仇恨言論:得罪跨性別人士面臨三年徒刑
「男人不可能是Lesbian」,如果你在挪威說出這句,可能會跟本文的女主角Tonje Gjevjon一樣,面臨公權力的調查和控告,更可能承受最高三年的刑罰。
「男人不可能是Lesbian」,如果你在挪威說出這句,可能會跟本文的女主角Tonje Gjevjon一樣,面臨公權力的調查和控告,更可能承受最高三年的刑罰。
Debbie Hayton是一名英國變性人,向來積極發表意見。近日,Hayton就發聲反對蘇格蘭正在推動的自訂性別身份法案(self- identification laws)……
三位知識份子為了揭露學術圈的流弊,以惡作劇文章投稿學術期刊。他們成功了,但其中一人卻被迫從大學辭職……
英國基督徒教師Hannah(化名)在伯明翰尋求司法行動,要求法院審視當地一所小學處理學生性別變換的方法。Hannah認為學校的做法持續不符教育法條文以及兒童長遠利益。
(文:梁海欣)
根據蘇格蘭日報(Scottish Daily Express)的報導,《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及蘇格蘭民族黨喬安娜櫻桃(Joanna Cherry)雙雙發文,聲援因性別議題而被欺凌的女學生。在課堂上,女學生只是指出「生理性別是真的」(biological sex is real),隨即被指罵是「恐跨」(transphobia)。這普通的發言竟引來60名同學群起而攻之,向女學生瘋狂地亂叫、亂喊、「爆粗」、甚至吐痰,場面一片混亂。女學生雖成功逃離現場,但之後一直無法重新融入群體,最終退學收場。
(文:梁海欣)
三年前,17歲蘇格蘭學生穆雷艾倫(Murray Allan)因發表「性別只有兩種」的看法而被老師逐出課室,最後被學校逐出校。三年來,他一直隱藏身份,直到最近才首次公開露面,承認自己是當事人,及開腔回應社會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及學校剝奪討論空間的情況。
在上一世紀,由於同性婚姻在人類歷史中從未出現,政客們辯論應否更改「婚姻」定義時,其論據和論述往往只能流於想像的。維護家庭和婚姻定義的人提出很多論據和警告,對當時的人來說只是抽象的理論,也許都不及同志團體所反問的一句「別人結婚與你何干?有影響你嗎?」
20年過去,當時很多的「理論」已不再抽象,而是成了某種預言,美國的家庭研究委員會(Family Research Council)就盤點了五類在同性婚姻下的受害者。
(文:梁海欣)
倫敦自治市鎮的市長候選人莫琳·馬丁(Maureen Martin)因在選舉宣言中表達支持一男一女自然婚姻的言論而被解僱。
正在競選劉易舍姆區(Lewisham)市長的馬丁是一名基督徒,她相信一男一女自然婚姻是最好的,其相關言論因而招致三項投訴,繼而被她的僱主「L&Q 住屋」(L&Q Housing)解僱。
(文:招雋寧)
英國組織治療和諮詢選擇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rapeutic and Counselling Choice, IFTCC)在2022年2月發表了一份國際宣言,為那些既非異性戀,又不以LGBT自居的人發聲,維護他們自決的權利。
宣言關於施行和接受治療和輔導的選擇,載有十個要點,呼籲世界各國、政府機關、人權組織、媒體和宗教組織,承認所有人均有自決的權利,去形塑和發展自己性屬身份、性屬感覺和相關行為的權利。任何人都可獲得支援,以實踐這種權利。
在性解放的世代中,任誰都可以發展自己的性屬身份和感覺,不是嗎?原來那些非以LGBT自居的性小眾,偏偏受到同志的歧視。
(文:招雋寧)
對不起,騙了你進來。
「飾演《戇豆先生》的著名演員Rowan Atkinson車禍過身,終年58歲!」是假的。
Atkinson可說是死訊惡作劇(Death hoax)對象的常客。多年來他都不知在謠言中已死過多少次。翻查谷歌紀錄,他的死訊謠傳自2012年初起,直到2021年仍時有聽聞。
2012年正是由Atkinson發起的「請歡迎羞辱我(feel free to insult me)」運動的高峰。那時英國社會正為1986年的《公安條例》進行修訂。運動獲視為成功推動剔除該條例中以言入罪的字眼:羞辱(In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