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是祝福還是咒詛?」研討會(網上講座)

自ChatGPT在2023年初橫空出世,全球對AI(人工智能)的關注瞬間達到高峰,但其引發的倫理問題也備受爭議,而且長遠而言究竟AI對人類而言,是祝福還是咒詛,也是眾說紛紜。余創豪博士會介紹AI的近期發展,並探討這引發的主要倫理爭議。不少生產商已把AI應用到性愛機械人(sex robot)上,這類產品也已公開發售(這在中國和亞洲的發展也非常「先進」),一些學者認為這會帶來一種「性烏托邦」(sextopia),令所有人都非常幸福。關啟文博士會介紹這些發展,和從倫理角度評價這種性烏托邦的問題。

日期:2023年12月9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0:00-12:30(香港時間)

形式:ZOOM

*請留電話/ 電郵以發送ZOOM LINK及密碼,謝謝

報名:https://shorturl.at/sFSVW

更改社會性別沒有改善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一項研究的初步發現

(文:招雋寧)

怎樣有效幫助性別焦躁症的兒童及青少年?醫護學術界仍然感到疑團重重。

其中一個疑問是,到底幾多歲/在甚麼情況下應讓孩子更改性別身份生活?現實上在應對童年性別不一致感覺一事,愈來愈多群體採用了直接更改社會性別的方式。

2023年4月的一項新研究考證了位於倫敦的專科診所「性別認同發展服務」的統計紀錄,比較那些在生活上更改社會性別的人,以及在生活上沒有更改的人,他們的精神健康有何不同。研究以心理學家James Morandini為首,由英國、澳洲和荷蘭三地的心理學家共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