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珊(研究幹事)
《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英國一名女士向國民保健服務(NHS)預約做子宮頸抺片檢查,並表明要求由女醫護人員進行這項涉及私隱的檢驗程序。然而,當她聽到一把低沉的聲音呼喚她入房進行檢查,而且面前的護士長著滿腮短鬚子的時候,著實把她嚇了一跳。「我的性別不是男性,我是變性人。」那護士回答。
那位女士即時拒絕做抺片檢查,並稍後向國民保健服務投訴。她說那護士「一副男人的長相……頭髮剪得很短、男人的樣子和聲線、滿身紋身,還有滿腮短鬚。」她續說:「對於一個四十多歲的母親來說已經夠糟,若這件事發生在我那17歲女兒的身上,不敢想像……那些覺得不舒服的人會被標籤為偏執狂(bigots),那正是我現在感受到的。」
國民保健服務事後已向那位女士道歉,表示事件乃行政失誤引致。卡斯賓(James Caspian)是一名性別心理治療師,他表示如果英國推行「自我聲明」界定性別,這類尷尬的情況會愈趨普遍:「政客們沒有想清楚容許自我聲明會導致的所有後果。」
反歧視 vs. 私隱權
也許有人會主張女性的私隱權並非歧視跨性別人士的理由(正如一些支持性別承認立法的人認為跨性別人士不會傷害女性,故此不應反對未做變性手術的易性症患者使用女廁或女更衣室等),她們應該改變固有的舊思想,接受自我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別人士,為她們進行諸如子宮抺片檢查這類涉及私隱的醫療程序。
然而,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法學院教授弗洛克(Eugene Volokh)指出這種主張的盲點:如果以歧視的角度否定保護私隱權的話,恐怕會連一般男/女的分隔也無法維持。譬如在性別歧視條例下,基於真實職業資格(bona fide occupational qualification),某些職位可以只聘請指定性別的人士,如女廁服務員只聘請女性並不會構成性別歧視。然而一些「真實職業資格」的例外情況,正是建基於保護女性私隱,如果反歧視可以凌駕私隱權,是否意味著女廁清潔工不能只請女性,甚至,要求女醫護人員做婦科檢查也會構成性別歧視?
新聞: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the-female-nhs-nurse-i-asked-for-came-with-stubble-83rq9p0gg
法學院教授弗洛克的評論:
http://reason.com/volokh/2017/12/31/patient-privacy-and-transgender-me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