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神科醫生揭全行正集體說謊 青少年被誤導以為跨性別很小事 最緊要開心

(文:梁海欣)

我們要活在現實之中,即使現實是痛苦的。

美國兒科及精神科醫生葛蘿絲曼(Miriam Grossman, M.D.)近日接受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的訪問,她指出整個精神健康行業在跨性別議題上都在說謊,做法「超離地」,完全脫離現實,竟然告訴青少年他們可以否定自己的原生性別,而不需要付上沉重的代價。

女同志與跨性別的矛盾: 假如扮TB男自認跨性別 女同志的反感算是「恐跨」嗎?

(文:梁海欣)
(警告:內文有性行為描寫字眼, 或會令人不安)
早陣子有一宗震驚全港的新聞,就是年約30歲男子曾子豪涉嫌假扮TB(男性化的女同志)與女同志X性交,被控一項強姦及一項非禮罪,最終法庭裁定兩項罪名均不成立。根據X小姐的說法,在整個性交過程中,她一直沒有發現對方是男性,直到發現進入其下體的是真陽具而不是性玩具,才驚慌地離開。筆者不禁加了一點想像,假如男子自稱是跨性別女性(心理性別為女性),那會否錯的是X小姐?女同志的反感算是「恐跨」(恐懼跨性別,transphobia)嗎?

變性人紐金特(Scott Newgent):他們掩蓋所有負面影響 讓我們携手保護孩子

(整理:陳婉珊)Scott Newgent現年48歲,是一個由女變男的變性人。他在六年前開始醫學變性,當時滿心歡喜:「我被告知醫學變性會帶來所有美好的事情,但所有的負面影響都被掩蓋了。從那以後,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包括七次手術;一次肺栓塞;一次壓力誘發性心臟病;敗血症;一次長達17個月的反覆感染;16輪抗生素;三週的每日靜脈注射抗生素;手臂重建手術;肺、心臟及膀胱損害;失眠;幻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100萬美元醫療費用,以及失去住屋、汽車、事業和婚姻…

跨性別「瘋潮」開始退潮了嗎?

(文:陳婉珊)上述種種並非個別事件,要知道從前無論是法庭、人權專家、醫學專業團體和歐美左翼政府等均一面倒擁抱跨性別意識形態。然而當這股瘋潮愈演愈烈之下,對婦女和兒童的影響再也沒法掩蓋掉。只是今天的成果,著實有賴一班現時被標籤為「TERF」的女性主義者和盟友們……

瑞典卡羅琳斯卡醫院煞停向18歲以下青少年處方變性賀爾蒙藥物:現有的科學證據非常少

(文:陳婉珊)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斯卡醫院(Karolinska Hospital)最近發出新指引,停止向18歲以下求診兒童或青少年處方變性賀爾蒙藥物,包括青春期阻斷劑及跨性賀爾蒙…賀爾蒙治療的科學證據和效果等數據非常少,基於病人安全為先,院方現只向參與經審核的臨床研究的青少年提供賀爾蒙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