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雋寧(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

Mike Davidson
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在2023年6月向後同組織提出和解,支付21,500英鎊賠償。
2020年香港性文化學會曾轉載,事緣巴克萊銀行屈服於同運組織施壓,無理地終止後同組織的戶口服務。
受影響的兩個基督教事工組織,分別是Core Issues Trust (CIT)和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rapeutic and Counselling Choice (IFTCC)。他們為北愛爾蘭的註冊慈善機構,服務那些自願尋求性傾向/性別身份轉變的人,向他們提供全人支援。他們在英國同類事工屬碩果僅存。值得注意的是該類服務並非有損人格或心理健康的「更正治療」,儘管同運組織向來如此抹黑。
支援後同組織的Christian Concern分析,在英國政府禁止更正治療的處境之下,同運組織將法規武器化,向攻擊對象硬套更正治療的帽子,從而壓制任何對自願尋求改變者的支援。
除了巴克萊銀行,後同組織CIT還失去了Mailchimp、PayPal 和 Facebook 等社交帳戶,相信全是基於同運政治下的消音。且看看同運領袖的Twitter,如何產生施壓:
「This vile org…這個邪惡的組織…」
https://twitter.com/Mike_Shapes/status/1279084715417448448?s=20
「所有 #LGBTQ 組織向政府問責…」
https://twitter.com/Mike_Shapes/status/1279112091899760649?s=20
同時間,CIT 收到了超過 300 個騷擾電話和恐嚇信息,包括指要強暴和殺害CIT總幹事Mike Davidson的員工和家人。電話和電郵持續幾天,直至銀行帳戶遭抹煞為止。
十多天後,同一位同運領袖發文「多謝巴克萊銀行」:
https://twitter.com/Mike_Shapes/status/1286919613138206720
公開的譴責,暗中的威嚇以及銀行受壓而執行抹煞,明爭暗鬥的安排似乎巧妙。
Mike Davidson獲基督徒法律中心資助下,提出訴訟,指銀行封殺帳戶為「非法歧視」。期間亦有超過72,000聯署請願書,聲援組織,並要求銀行恢復帳戶。幾年的法律爭端,巴克萊銀行一直拒絕道歉、恢復帳戶或交待理由。直到到高等法院開案前夕,銀行終向CIT等人提出賠償及和解方案。
CIT已接受方案,感謝支持者,並續指「當一方提出和解方案而不肯道歉,大家都知道甚麼原因」,自有公論。
可見,同運手握施行公審的權力,任何LGBT政客處於弱勢的政治說法,都值得質疑。根據Christian Concern分析,同運組織坐擁的權力足以動搖和誤導社會上的重大機構,「如果銀行或其他服務供應商……通過終止服務而安撫強硬的社運份子,那麼國家就會處於極度黑暗之中。」
延伸閱讀:
《The Times》|《Christian Concern》
https://citizengo.org/en-au/rf/181925-tell-barclays-bank-respect-religious-freedom
Christian charity paid over £20,000 compensation for bank account closures
作者:招雋寧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
本科修讀社會政策。致力研究家庭﹑性別及身體的課題。招先生為本會疏理和發掘新近的性文化知識,協助策展具學術基礎的性教育,使本會受眾獲得紮實及適時的知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