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恩曦

Photo by Sandra Gabriel on Unsplash
你的女兒擁有Barbie公仔嗎?父母可能要留意一下,因為Barbie公仔會給女兒灌輸纖瘦身體的觀念。
性教育論到Barbie公仔,不少人想起性別定型的話題。不過除了性別氣質之外,還可留意身體形象的方面,會否為她帶來傷害——玩具娃娃往往在塑造小女孩對自己體形的特定觀念。
傷害所指的是,有人批評Barbie公仔推廣一種過度纖瘦的身材,令女孩子自小趨之若鶩。你可合理地推想,當女孩長大後仍然盲目地追尋一種誇張的玩偶身段,這份「理想」只會令人持續地不滿意自己的身體。而現行的研究已確認,對身體不滿意的感覺,削弱年青女性的身心健康。
英澳兩國的心理學家聯手,招募了160位5到8歲的小女孩進行研究,透過實驗去了解玩Barbie公仔會否直接將纖瘦的觀念灌輸到女孩子的價值觀之中;又會否直接地削弱小女孩的身體形象。
你可能會想,自己最反對「女孩要玩Barbie」的性別定型,不讓女兒玩Barbie。只是研究結果卻發現,即使女孩沒有實質拿著Barbie把玩,只是觀察Barbie的圖畫,或是逛街式看到Barbie,結果還是一樣:三種情形下,纖瘦體形的意識同樣在小女孩的心中紮根。
女孩還年幼,學者在這階段沒有發現她們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因著實驗的15分鐘實驗而產生損害。只是,學者觀測到纖瘦體形的意識內化,這仍然令人警覺。因為這種意識內化一旦穩固地成形,會持續至少女,甚至成年的階段。偏偏在這些階段,女性的自我形象特別脆弱。
證據顯示,玩樂Barbie不會立刻損害小女孩的身體形象。不過學者推測小女孩持續地玩樂Barbie,有機會使她們長大後,更容易受纖瘦體形的文化觀念左右。
要留意,學者並沒有一刀切地否定Barbie的玩樂。
事實上人也很難在舖天蓋地的宣傳品中,完全避開孩子接觸Barbie。他們仔細地分析,其實Barbie公仔帶來影響的部份是令女孩子傾向著重外表。若果能夠鼓勵女孩子在玩樂時,認識公仔的肢體協調、身體柔韌等強調功能的層面,同樣有機會幫助女孩全面地建立身體概念。
參考文獻:
Rice, K., Prichard, I., Tiggemann, M., & Slater, A. (2016). Exposure to Barbie: Effects on thin-ideal internalisation, body esteem,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 among young girls. Body Image, 19, 142–149. https://doi.org/10.1016/j.bodyim.2016.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