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幼兒的身體形象 屬於家庭性教育的任務

文恩曦

Photo by Hillshire Farm on Unsplash

孩子還不到5歲,為何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形象」呢?這事真的與孩子無關嗎?當然不是。

美國學者Janet Liechty團隊訪問了三十位家長(主要是媽媽),發現他們真的「沒想太多」,大多沒有為意孩子在身體形象方面的發育。

沒為意並非代表家長就全無影響力。恰恰相反,在進深的訪談對話裡,不少家長都察覺到自己一家人,有意無意間都在影響孩子對身體的概念。

怎影響呢?先看看這些生活片段:

「孩子跟我一起洗澡,跟我說:媽媽,你有一個大屁股。」

「孩子在我更衣外出時,對我評頭品足:你的小腿看來有點粗。」

你有遇過這些情況嗎?

原來孩子會在潛而默化地吸收了許多對身體的評價,不過是幾歲的小孩,已經能夠表達出來。

這些不經意的表達,或許來自家長本身。學者在研究中歸納了幾項父母會做的事。你又可以檢視一下,這是你和家人相處的習慣嗎?
.恥笑別人的體重
.對別人評頭品足
.媽媽自言自語地批評自己的體重
.過度地控制孩子的飲食
.厭惡肥胖的態度

即使是幾歲孩子,都會在上述的習慣中,學到怎樣評價自己的身體——尤其是負面的。這些有意無意的批評會滲入孩子的意識,建立起他對「身體」的某些概念。

Liechty團隊進行訪談的過程,發現不少家長感到關心二至五歲的孩子的身體形象,是過早了。家長認為要到孩子入學後、青春期,才對身體有看法,到那時才值得家長關注。對學者而言,到時顯然是太遲。

事實上,受訪的家長甚至不太知道甚麼是「身體形象」。我們似乎可以合理地假設,無知令人更加不懂得怎樣關心。

哪麼身體形象是甚麼?你會怎樣回答?

給你兩個選項:
A一個人的體形是否達標
B一個人有多接納/批判自己的體形

你認為哪一個比較貼近「身體形象」的確切意思?

在這次研究中,有超過一半父母選了A或相類似的答案。然而那是個誤解。因為良好的身體形象,是指一個人有多接納自己的體形、外貌等,而不受他人或文化的標準所影響。

Liechty團隊留意到,許多受訪者都要一段熱身和對話,才稍能表達到自己怎樣影響孩子的身體形象,而且那些「影響」並非有意而為。

其實為人父母的,直覺在告訴我們:子女的身體外形、高矮肥瘦會影響他們的成長,不論是實際的身體健康,還是內心的自尊感。

到底有甚麼家庭的因素建立或破壞孩子的身體形象發育呢?學者分別歸納了幾個好壞因素,讓我們在子女的成長中,更多留意自己的言教身教:

#有機會削弱孩子身體形象的因素:
1. 評論子女的體重和體形
2. 對體重發表負面的意見
3. 媽媽對自己體重的言行
4. 嘲笑子女的身體
5. 不經意地鄙視肥胖的人
6. 家中的時裝雜誌

#有機會保護孩子身體形象的做法:
1. 家人關係良好
2. 固定的飲食習慣
3. 父母支援到孩子應付壓力的方式
4. 在家庭裡學到調節情緒的能力
5. 建立自我身份的教養方式,減弱社會文化著重外表所產生的影響

Liechty團隊提到,孩子在2歲以後,已開始形成自我概念,這種概念包括了他們對自己身體的觀感。所以家長讓他們自少就感受到一種欣賞身體的家庭氣氛。懂得欣賞自己的身體,助孩子發展出更強健的內心,亦是家庭性教育的重要一環。

參考文獻:
Liechty, J. M., Clarke, S., Birky, J. P., Harrison, K., & STRONG Kids Team (2016). Perceptions of early body image socialization in families: Exploring knowledge, beliefs, and strategies among mothers of preschoolers. Body image, 19, 68–78. doiL10.1016/j.bodyim.2016.08.010

附註:
(這不是文章一部份。作為一個質性研究,學者設計了一系列給家長回答的問題。我認為可以用來作工作坊的教材。先讓家長進入討論,並在之後提供一些方向。)

我會問你一些關於家庭裡與身體形象相關的事。

.當我提起「身體形象」,你會想起甚麼?
.你可否告訴,「身體形象」的定義是甚麼?
.一個人有負面的「身體形象」是甚麼意思?
.一個人有正面的「身體形象」又是甚麼意思?
.你是怎樣去教導或影響孩子的身體形象呢(如果你會這樣做)?
.一個家庭可以怎樣正面/負面地影響孩子的身體形象?
.你覺得一個小孩子的體形、高矮或體重會影響孩子的自尊感嗎?
.你怎知道孩子是否正為體重或身體形象感到掙扎?
.哪一種生活經驗和朋友最影響你孩子的身體形象?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