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校牧籲獨立思考LGBT議題 校方報告反恐小組 稍後借故解僱

陳婉珊(研究主任)

英國一名校牧在講道時勉勵學生面對LGBT議題時,要獨立思考;儘管有分歧,在「愛鄰舍」的大前提下,絕不應人身攻擊或惡言相向。校方卻向預防恐怖襲擊和極端分子的「Prevent」小組舉報,隨後轉折終把校牧解僱。校牧現正向校方提出訴訟。

根據Christian Concern,現年48歲的藍道爾博士(Rev. Dr Bernard Randall)是英國聖公會(Church of England)按立的牧師,事發時在特倫特書院(Trent College)任職校牧。事件可以由2018年6月說起,當時特倫特書院邀請了同運分子巴恩斯博士(Dr Elly Barnes)為教職員進行培訓。巴恩斯開宗明義要「徹底粉碎異性戀規範(heteronormativity)」,這自然引起藍道爾的憂慮。據稱巴恩斯當時誤導教職員「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平等法(Equality Act)的受保護特徵。然而校長向藍道爾保證,基於與基督教價值觀的潛在衝突,在決定是否推行相關課程前會徵詢他的意見。

然而在第二次培訓時——那已是2019年1月,藍道爾詫異發現校方已決定推行一年期的「黃金標準」計劃,意味著從託兒班開始,一直到高中,將會推行LGBT包容課程。當藍道爾問及為何沒有徵詢他意見時,他獲告知因為他「可能不會同意」。

觸發點:講道

那年的暑假前,藍道爾問學生在暑期崇拜時,對甚麼內容感興趣。有個學生希望知道「為甚麼在這所基督教學校裡,有人會告訴我們必須接受所有LGBT東西?」之前亦有其他學生跟藍道爾抱怨,新的LGBT課程令他們感到混亂和困擾。

藍道爾特地悉心預備了講章,題為「相互競爭的意識形態」(Competing ideologies)。藍道爾溫和謹慎地介紹了基督教徒對身份問題的看法,並鼓勵討論,又強調沒有一個受保護特徵比另一個受保護特徵更優先。藍道爾教導,即使有分歧,基督徒也要本著「愛鄰舍」的心態,不能作出人身攻擊或惡言相向。藍道爾又解釋了英國聖公會對婚姻和人性的聖經立場,他強調學生不會被強迫「接受他們不同意的意識形態」,又鼓勵一班11-17歲的學生在這些問題上多和別人討論,獨立思考。

停職受查

就在之後的那星期,藍道爾被副校長和學校兒童安全負責人(Designated Safeguarding Lead)召見。會面氣氛並不友善,藍道爾被指講道內容傷害了一些人的情感,以及破壞了學校的LGBT政策。校方又指藍道爾形容巴恩斯是一名「LGBT活躍分子」,已是一種冒犯。然而巴恩斯在推特(Twitter)的自我介紹就包括了「DIVA年度活躍分子」(DIVA是一本同運雜誌)。儘管藍道爾解釋他的講道內容是根據聖公會的宗教經典,但他仍遭到即時停職候查。

後來披露的電子郵件顯示,兒童安全負責人在沒有知會藍道爾的情況下,向「Prevent」小組舉報他。「Prevent」計劃是英國政府為預防恐怖襲擊和極端分子的形成而設立的。藍道爾已被視為潛在暴力宗教極端分子。兒童安全負責人同時向地方當局指定官員(Local Authority Designated Officer, LADO)舉報他會危害兒童——孌童犯也是向LADO舉報的。

2019年7月1日,德比郡(Derbyshire)警官作出回應,表示藍道爾的講道內容沒有反恐風險。然而進一步的文件披露顯示,校方兒童安全負責人形容有關講道「對學校以致整個社會都是全然不合適的」。

在接受調查和紀律聆訊後,藍道爾於8月30收到校方信件,表示校長裁定他嚴重瀆職(gross misconduct),將會解僱他。但有關決定隨後被校董(school governor)推翻,改為向他發出最後警告。留下的條件相當嚴苛,除了要求講道內容不可帶有冒犯性,以及不可公開發表個人意見外,藍道爾的所有講章,均需事先交與校方審批。同時校方會安排代表監視藍道爾是否依足規定。

後來新冠疫情爆發,英國在2020年3月實施封城,藍道爾被安排休假。到學生回校復課時,藍道爾由全職被減至每週工作七小時。最後他於2020年12月31日被正式裁員。

人生被毀 甘背十架

現時藍道爾由Christian Concern代表,向特倫特書院提出訴訟,控告他們歧視、騷擾、使人受害(victimisation)及不公平解僱。

對於校方的不信任和敵意,藍道爾深感戰慄;而所信仰的,被視為恐怖主義,亦令他的宗教情感飽受傷害。

「當我發現他們在沒有告訴我的情況下投訴我時,我感到很震撼,並嘗試理解為甚麼。我在講道中竭盡全力強調,無論怎樣,即使我們不同意的人,我們也必須互相尊重。當我被告知Prevent不會就投訴作進一步調查時——不難為情的說,我頓時放下心頭大石,哭了出來。」

「但最終我被告知,無論如何我都必須支持每個人的信仰,而我的基督教信仰,英國聖公會信仰,卻遭到了公然審查。……在紀律聆訊上,從沒有人問過我的想法,他們已預設了我持有極端宗教觀點。我認為英國聖公會不是極端組織。」

「我正在做我受僱做的工作。我沒有說任何在自由世俗機構中都不應該說的話。每個人都應有自由接受或拒絕某個意識形態。那不是自由民主的意思嗎?……我的故事向其他基督徒傳達了一個信息,即你不能自由談論自己的信仰。僅僅『包容』LGBT意識形態似乎已經遠遠不夠。你必須毫無疑問地接受它,不允許辯論,否則會導致嚴重後果。別人會決定甚麼是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突然之間,你會被排斥在外——可能是終生。」

「我百分百看到奧威爾式的故事發生在我身上。真理很重要,但是我們社會中越來越多有權力的群體並不關心真理。……我的職業生涯和生活已被摧毀。然而我相信,如果這是我必須背負的十字架,以防止他人經歷與我相同情況的話,那麼我別無選擇,只能追求公義。」

協助藍道爾提出訴訟的機構基督教法律中心(Christian Legal Centre)總裁威廉斯(Andrea Williams)亦反問,在這故事中,誰才是極端分子:溫和論理的校牧,還是鼓勵教職員去粉碎「異性戀規範」的活躍分子?基督教法律中心過去致力於幫助像藍道爾一樣,被無理解僱被侵害基督徒在法律上討回公道。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