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欣(項目幹事)
流產胎是指未滿24 周離世的胎兒。依照現時法例,只有24周或以上流產胎兒才會被視為「非活產胎兒」,可獲簽發《嬰兒非活產證明書》,讓父母以一般途徑合法地安葬胎兒。
那24周以下的流產胎怎麼辦呢?經社會人士多年來的努力爭取,加上政府的積極回應,終在2019 年起陸續啟用讓父母安葬流產胎的公營墓地「永愛園」。除了公營墓地,社會上也有數個私營墓地,供父母選擇。流產胎的墓地能讓逝去的小生命得到妥善的安葬,也為失胎的父母略感釋懷。
公營流產胎墓地:
1. 粉嶺和合石永愛園
2. 東區哥連臣角永愛園
3. 沙田石門 ( 處理中 )
4. 北區沙嶺 ( 處理中 )
私營流產胎墓地*:
1. 柴灣聖十字架天主教墳場天使花園
2. 沙田道風山基督教墳場天使花園
3.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寧馨園
4.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寧馨園
5. 哥連臣角香港佛教墳場
6. 跑馬地回教墳場
7. 穆斯林墳場
*收費與申請人資格各有不同,請自行查閱資料。
流產胎的遺體修復
除了安葬的問題,面對流產胎還有一個難題,就是遺體修復。遺體防腐師及遺體修復師伍桂麟(Pasu) 在接受TOPick專訪時提到,失胎父母很難找到這類殯儀服務,因為收益較少,且一些人對嬰胎有忌諱,令父母即使想做也未必能做到。
伍桂麟指,15、16周的胎兒已可略見人形,他會盡力清潔及整理。他整理過的流產胎兒中,最小僅得10幾周。那麼小的嬰兒,修復的確很困難,但他會盡量包好。為流產胎提供殯葬服務,不僅是對小生命的最後關懷和尊重,也是讓家屬得以釋懷。
如果不自行處理,交給政府會怎樣?
父母如果選擇不自行處理流產胎,可以交由政府處置。
但這些流產胎將會前往哪裡?
如果父母不領取遺體,按照現時的《廢物處置條例》第2條流產胎會被視作「醫療廢物」,連同其他人體組織(例如盲腸)處理,棄置於堆填區。這是社會人士一直很關注的問題:「流產胎也是人,怎可以當成是醫療廢物呢?」
政府因此正積極研究設置供流產胎專用的火化設施,選址在葵涌火葬場附近。望能讓流產胎在無人領回的情況下,仍能得到較為人道、具尊嚴、妥善的處理。
如何關懷失胎父母?
失胎父親Ben在接受香港01訪問時提到,家人朋友不懂關心慰問,令他們夫婦二人承受二次傷害:
// 出院才是戰場,他護著太太一個人去擋,親朋戚友見到第一句就會說:「你仲後生,會有下個,繼續努力……」、「那這一個呢?這個不是生命嗎?下次努力即是我今次不夠努力?仲後生那如果我不後生?你會不會跟失去家人的人說,會有下一個?又或者有人覺得你沒換過片、餵過奶,你就不算父母。跟BB相處時間那麼短,很快沒事。他們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以為這叫安慰。」//(香港01)
一、不要稱小生命為「醫療廢物」或「公仔」
綜合幾個悲傷故事,真的懇請醫生及護士們不要在父母面前提「醫療廢物」或「公仔」(內部用語)。雖然這些是程序上的事實或行內用語,但對於失胎父母來說,是傷心難過的事。
曾有醫生很按程序地問:「你想將他當成醫療廢物,還是送去殯儀?」致該名母親情緒激動。如果醫生先假設父母想好好安葬胎兒,應該會較為妥當。
一般人對孩子何時成為人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認為要24周後,有些人認為是在有心跳時,又有些人認為在受精一刻已是。但這都是抽空的理論討論,很少從父母(特別是母親)的親身體驗出發。尊重失胎父母想法是重要的,因為他們的傷痛是真實的。讓我們的社會更重視每一個生命。
二、不要說什麼「跟BB相處時間那麼短,很快沒事」、「你還年輕,會有下個,繼續努力」
華人傳統習俗上,懷孕不足3個月不會向外宣佈,導致一些媽媽由懷孕到流產,都只有夫婦或核心家庭成員知道,其他人毫不知情。這或使一般人很少接觸到失胎父母,也不懂關心他們。流產的機會率很少嗎?不是,小bb關注組在香港01投稿時指,文獻數字可見流產的機會率有15-20%。事實上有不少人有流產經歷,但極少會與人分享。
沒有與夫婦一同經歷由得知懷孕的興奮、早期產檢正常時的快樂、計算預產期時的期待,因而在流產時無法與夫婦一同經歷傷痛和難過,也是無可厚非的。「跟BB相處時間那麼短,很快沒事」,旁人的失言令經歷切膚之痛的父母承受二次傷害,情況令人更加心痛。
面對「你還年輕,會有下個,繼續努力」的說法,Ben的回應是:「如果不年輕呢?會有下個,那今次這個呢?為何不重視?繼續努力?難道我們今次不努力嗎?」事實上,不少失胎父母會自責,是否自己做錯了什麼,令胎兒沒了。失胎本已是令傷心難過的事,如果還要承受許多內疚和自責,這對於一對父母來說,是過於沉重了。
三、失胎父母互相小組
即使旁人的話能給予安慰,始終沒有親身經歷,是難以更深明白的。坊間有一些失胎父母互相的組織,有過來人的故事,應該能給予這些父母更大的支援。
1.「小產媽媽一起走」(16周以下流產) – 私人群組
2.「StillBirth媽媽一起走」(16周以上流產) – 私人群組
3. 天使爸媽加油站2.0 – 公開專頁
4.小bb安息關注組- 公開專頁
5.流產支援平台 一時媽媽OAMA
6.女青-賽馬會「小足·福」失胎支援計劃(由2021年9月起至2024年8月31日)
哀傷輔導服務:
1. 善寧會
2. 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
參考:
永愛園
https://www.fehd.gov.hk/tc_chi/cc/garden_forever_love/index.html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108/18/P2021081800197.htm
議員倡修例 另設表格辦死亡證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80617/hk-gba2_r.htm
【一切從簡】遺體防腐師棄中大高薪厚職 伍桂麟創殯儀社企助基層善終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996577/【一切從簡】遺體防腐師棄中大高薪厚職%E3%80%80伍桂麟創殯儀社企助基層善終
【天使的父親2】流產胎兒爸爸情緒零支援 哀傷輔導哪裡找?
https://www.hk01.com/社區專題/199411/天使的父親2-流產胎兒爸爸情緒零支援-哀傷輔導哪裡找
【天使的父親3】 還生命一份尊嚴:讓父母合法安葬流產胎遺骸
https://www.hk01.com/社區專題/199413/天使的父親3-還生命一份尊嚴-讓父母合法安葬流產胎遺骸
【來稿】流產胎被視作「醫療廢物」送到堆填區的心情,你明白嗎?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160175/流產胎被視作-醫療廢物-送到堆填區的心情-你明白嗎-來稿-小bb安息關注組-香港01-博評
香港首個公營流產胎墓園背後:傷心媽媽的艱難療傷路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8197195
《小幸運》的小天使版【給失去孩子的爸媽】「Ethan與我」(請看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