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關係卡住了?約翰高特曼博士(Dr John Gottman)發現愛情的三個階段

梁海欣(項目幹事)

Photo by joe acton on Unsplash

「我仍愛他,但已沒有當初的戀愛感覺了,怎麼辦?」
「我們經常吵架,是否要分手了?」
「別人都很恩愛,為何我們有這麼多衝突?」

約翰高特曼博士(Dr John Gottman)在他的著作《愛情的法則:愛情的新科學》裡解釋了愛情的三個自然階段。高特曼博士的研究裡發現了一些關鍵之處,影響著愛情的關係能進深一步,還是會惡化。

第一階段:墮入愛河──癡戀
第二階段:建立信任
第三階段:建立承諾及忠誠

第一階段:墮入愛河──癡戀

當你首先發現你喜歡上了某人,是否有心如鹿撞、令你神魂顛倒的感覺?那時,一切都很夢幻,只見優點,不見缺點?這可能就是「痴戀」了。在1979年,心理學家桃樂絲.朵諾夫(Dorothy Tennov)創作了 “Limerence” 「痴戀」這個字來形容人處於愛情第一階段時的狀況,當中包括心跳加速、心如鹿撞、心情興奮、痴迷、幻想、性興奮和害怕被拒絕。

並非每一個人都能令你有愛情的感覺,原來這種挑選性,也有學者研究過。特蕾莎·克倫肖博士(Dr. Theresa Crenshaw) 在他的書本中提到,我們愛上的那個人引發了第一階段的愛情,當中涉及荷爾蒙和神經遞質的連鎖反應,這並非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能令我們愛上的人,必須聞起來合適、感覺合適、看起來合適,就是各方面都剛剛好。然後,也只有到那時,連鎖反應才會開始。

以下是其中三個有份於製造「痴戀」感覺的化學物:

1. 苯乙胺 (Phenyleteylamine, PEA):其中一種由身體自然產生的苯丙胺(amphetamine),被稱為「愛情分子」( “the molecule of love”)。

2. 費洛蒙(Pheromones):由DHEA(Dehydroepiandrosterone,一種由腎上腺產生的荷爾蒙)產生,會影響感官而不是性慾,從而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幸福感和舒適感。

3. 催產素(Oxytocin):被稱為「擁抱荷爾蒙」( “the cuddle hormone”)。 它幫助我們與他人更親密,當我們感覺與人很親密時,我們便會分泌它。 它由垂體後葉分泌,刺激著多巴胺、雌激素、LHRH(Luteinis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和加壓素(vasopressin)的分泌。

你知道在連串的荷爾蒙及神經遞質的影響下,當人墮入愛河時,哪方面的能力會隨之而減弱?就是判斷力。這可能會使人忽略了在進入第二階段時會面對的挑戰。

第二階段:建立信任

高特曼博士幫助過許多情侶,一些發生衝突的人經常問的問題是:「你會在我身邊嗎?」、「我可以信任你嗎?」、「你會支持我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對這段關係有沒有充足的安全感。

第二階段的愛情充斥著挫折、惱怒、失望、悲傷和憤怒。 一段關係中的大部分爭吵發生在首兩年。社交媒體的影響下,年青人經常會看見朋友們恩愛甜蜜的合照,而忽略了他們背後的衝突和辛酸。若他們以為在社交媒體(例如facebook, instagram等)所看見就是全部,便很容易誤以為別人的戀愛都很順利,而當自己的關係出問題時,便會不知所措。事實上,有衝突是很正常的,如何好好地處理衝突,正正就是推進關係的關鍵所在。

能否順利過渡愛情的第二階段,關鍵在於情侶們的吵架的模式。如果在討論衝突的過程中,正面的內容 (positivity)與負面的內容(negativity)的比例超過5:1,這對情侶就有較大機會可以走下去。什麼是正面的內容呢? 正面的內容可以是:有興趣了解對方想法、表達愛意、告訴對方你在意、欣賞對方、尋找共識之處、有同理心及道歉、接納對方的觀點及有一點能緩和氣份的幽默。

建立信任就是為對方著想。如果能讓對方得著最大利益呢?將這事常常記住及放在心上。要聆聽對方的哭號,了解他的傷處,安撫他的心靈。高特曼博士發明了一套溝通模式,以幫助情侶處理衝突。他用了 “ATTUNE” (調和) 這個字。

A:Awareness 發現,要發現對方受傷了
T:Tolerance 容許,容許衝突雙方的不同觀點及情緒都可以是正當合理
T:Turning Towards 轉向,從自我中心轉向看見對方需要
U:Understand明白,嘗試明白對方
N:Non-defensive 非防禦性,非防禦性地聆聽
E:Empathy 同理心

更多有關處理衝突的方式,請參閱高特曼博士的「末日四騎士」:
https://blog.scs.org.hk/2021/11/03/末日四騎士-準確度達九成-四種預測愛情玩完的/

末日四騎士——準確度達九成 四種預測愛情玩完的溝通模式

第三階段:建立承諾及忠誠

第三階段是一段關係能否長遠走下去的關鍵,因為若無法好好建立承諾及忠誠,關係很快便要結束了。來到這個十字路口,有些情侶選擇珍惜彼此,常常為著與對方所擁有的一切而感恩;有些情侶則常常為著關係中缺少的東西而怨恨對方。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每天一點一滴的累積,慢慢便決定了這段關係能一生一世更深地愛下去,還是兩個人的心愈走愈遠,最終分手收場。

依照高特曼博士的說法,「公平指標」(fairness metric)就是那關鍵所在。人需要覺得一段關係中權力分佈平等,才能繼續與對方走下去。如果覺得有權力不平等的情況,即至少一人覺得在關係上不公平,就很難在關係中建立深厚及長久的信任了。怎樣才是公平呢?在文中高特曼博士沒有仔細描述,而且這很視乎情侶的自身感受(the sense that…覺得, feel…. 感覺)。

高特曼博士指,儘管愛情似乎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過程,但他幾十年的研究和同事們的研究發現,事實恰恰相反。愛情的模式是可以預測的,及早發現問題,關係才能持續地走下去。

總結

花朵需要灌溉,愛情需要經營。如何好好經營愛情,是每對情侶的必修課。

參考:
The 3 Phases of Love (愛情的三個階段)
https://www.gottman.com/blog/the-3-phases-of-love/

The Magic Relationship Ratio, According to Science (關係的魔法比例,科學這樣說)
https://www.gottman.com/blog/the-magic-relationship-ratio-according-scienc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