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恐同嗎?」的假兩難謬誤

1506521_852497221439579_5916524296316767027_n香港性文化學會

最近《南華早報》網站舉行了一個網上民意調查,詢問網民是否認同香港是一個所謂「恐同」社會,[1] 他們的問題是「今天的香港是一個恐同社會嗎?」

其實這問題本身可能已經犯了假兩難謬誤,即是這問題本身已經帶有不恰當的假設,不恰當的假設每人對同性戀只有兩個態度,一是你就是支持和不恐懼同性戀者,一是你就是反對和恐懼同性戀者。

但對基督徒和很多道德上不贊成同性戀行為的人,他們雖是道德上不贊成同性戀行為,但並不恐懼同性戀者。基督徒甚至被要求要按真理去愛所有的人,包括同性戀者。所以根本就不在這兩類內之中。

但這問卷調查的問題除了「恐同」和「非恐同」外,根本沒有其他選擇,所以是犯了假兩難謬誤。

註釋:

[1] 「恐同」是現今流行字詞,全寫是「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將不認同同性戀的行為異化為精神病的名詞,常被傳媒套用在不認同同性戀的人物或機構身上,達致負面標籤效應,是同運創造的新字詞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