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模糊】跨性別意識橫行英國中學 智庫關注教育界削弱兩性意識

(文:招雋寧)

保護孩子,是文明社會的基本底線。從學校制度和措施中促成兩性含糊,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

英國教育智庫Policy Exchange在2023年3月發表名為《Asleep at the Wheel》報告(《失職》報告),揭露英國有大量中學並未在性別意識上,保護青少年。

報告稱跨性別問題為現時英國教育界的「盲點」。報告交待了最新統計。在超過300間中學的隨機抽樣中,顯示69%受訪中學要求學生承認有性別困擾同學的新性別。換句話說,學生被迫要求指He為She,或指She為He。

【史無前例】英政府阻止蘇格蘭放寬改變法定性別 張毅德:保障女性權益 守護單性別空間

(文:梁海欣)

2023年1月17日,英國蘇格蘭事務大臣張毅德(Alister Jack)根據1998年蘇格蘭法令第35條賦予的權力,阻止蘇格蘭性別承認改革法案(Gender Recognition Reform (Scotland) Bill)進入御准階段(Royal Assent),即是成為生效法例所需的最後階段。此法案於2022年12月22日在蘇格蘭議會獲得通過,現被阻止進入立法的最後階段,因而無法生效。報導指,今次是英府首次以可能影響全英法律為由,阻撓蘇格蘭的立法進程。

瑞典剎停兒童及青少年變性服務

(文:梁海欣)

昔日(1972年),瑞典是全球首個容許更改法定性別的地方;今日,她決定限制兒童變性的服務。

2022年2月,瑞典決定停止向兒童施行變性的荷爾蒙治療,除非是很特殊的情況。同年12月,瑞典國家衛生和福利委員會(the National Board of Health and Welfare)要求乳房切除術只可用於研究用途,而非開放予任何想變性的青少年女孩。

【跨性別/變性故事】新加坡人龍仕功的故事──《我的人生》(見證分享)

  若說有甚麼總是伴隨著我的人生──就是抑鬱。只是看著鏡子中的自己,也會讓我憂鬱與苦悶。我所看到的,並不真實反映著內裡「真正」的我。

  自我記憶所及,我總覺得自己是個女孩子。我的感覺來自覺得自己行為像個女孩子,並且喜歡女孩子的玩意。年少時,我的表現只被視為「溫文」及「娘娘腔」,而且也被認為這個階段很快便會過去。

  由於我的女性傾向,我很少跟男孩子連繫或相處。我討厭他們總是玩得亂七八糟。反而,我跟女孩子一起時則感到很自在,並能在她們那裡找到認同,分享相若的喜惡。自青春期開始,為我帶來更大的苦惱,因為我發覺自己在性方面被男性吸引著。我感到驚恐、沮喪及困惑,完全不知自己怎麼了。

研究:較多性別焦燥的青少年是曾有精神健康問題及高智力的少女

(文:王梓晴)

在過去十年,有性別焦躁(或稱性別認同障礙)的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以下統稱AYA: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急劇增加,有指這反映了一種社交傳染性(social contagion)的新情況:速發性別焦燥(ROGD)。ParentsofROGDKids.com最近有一份新的報告顯示,在1655名AYA身上,調查結果顯示出他們的性別焦躁集中在11至21歲開始出現,對自己的生理性別感到不舒服。在這些青少年中,四分之三(75%)是女性,尤其是具有「特別高的智力」和精神健康問題史的女性,而只有25%的ROGD是男性。

69歲男人要求被承認為49歲敗訴 為何《年齡承認法》不可?荷蘭男突顯跨性別政治的無稽

(文:招雋寧)

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可以為自己申請改名。今天你對自己的性別不安,可以申請更改性別。那麼如果你對自己的年齡不滿,為何不可以更改出生日期呢?

荷蘭人Emile Ratelband早在2018年已經付諸實行。剛才說的,就是他的想法。

當時69歲,經常在電視現身的荷蘭出位名人Emile Ratelband,向當地法院提出要求,將年齡由改為比他實際年齡小20歲的49歲。

原因是他的出生日期使他感到不安(uncomfortable),阻礙了他在戀愛、工作和租住方面的發展。

【跨男產子】「男人產子」是「罕見例外」? 澳洲至少294宗跨性別男性懷孕生育個案

跨性別男性仍能懷孕?跨性別男性原為生理女性,如果他們沒有切除自己生來的女性生殖系統,包括卵巢、子宮等等,即使在使用男性荷爾蒙睾酮,他們仍然有懷孕的可能性。不少人以為使用睾酮就會不育,以為跨性別男性不會懷孕,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澳州國民保健(Medicare for Australia)的數字,至少有294宗跨性別男性懷孕生育個案。

然而,2023年2月6日香港終審法院裁定,由女轉男的變性人在保留子宮和卵巢的情況下,仍可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案件編號:FACV Nos. 8 & 9 of 2022 ;訴訟各方:TSE HENRY EDWARD v. COMMISSIONER OF REGISTRATION,Q v. COMMISSIONER OF REGISTRATION)。政府一方提出這決定會造成實際社會問題,包括「男人產子」的情況,但法院斷言這是「罕見的例外」(exceptional rarity),因為女轉男的跨性別人士有改變性別的決心,「這些人非常沒有可能轉回他們的原生性別,更加不可能有想懷孕的想法」(段99)。但單是澳洲已有294宗這類個案,真的是「罕見例外」嗎?

一、跨性別男性原來有機會懷孕?
二、跨性別男性懷孕的特別注意事項
三、澳洲至少有294宗跨性別男性懷孕生育個案

【跨性別爭議】加拿大首宗後跨告醫生案 8名變性專家疑輕率切除病人的乳房及子宮被起訴

(文:梁海欣)

加拿大近日出現首宗後跨性別告醫生的案件,來自安大略省奧里利亞的 34 歲的女士 米歇爾扎奇尼亞(Michelle Zacchigna)在十多年前接受了荷爾蒙干預和變性手術,使其外觀看似男性,她現在起訴8位變性專家,包括醫生、心理學家、心理醫生、輔導員等,控告他們當年專業疏忽,沒有好好審視她的變性決定及提供其他治療方案。

性別認同專家Susan Bradley對青春期阻隔劑公開表示憂慮

(文:招雋寧)

再多一位性別醫療專家公開否定為性別不一的兒童提供藥物和手術。多倫多大學的精神科專家Susan Bradley在2023年3月接受美國媒體《The Daily Caller》訪問,表示過去幫助兒童改變性別的做法,為此感到後悔,並承認大多數對性別感到困惑的兒童,會在成年後擺脫性別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