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設餅店] 歐洲人權法院駁回同性婚姻蛋糕案 基督徒協會發言人:保障了言論自由及宗教自由

(文:梁海欣)上周四(2022-01-06),歐洲人權法院駁回同性婚姻蛋糕案,決定不審理。基督徒協會發言人西蒙·卡爾弗特(Simon Calvert)指這是正確的決定,保障了言論自由及宗教自由。

這是緣於英國國內一宗這場歷經數年的訴訟,2014年李加雷(Gareth Lee)要求亞設餅店(Ashers Baking Co) 製作印有「支持同性婚姻(Support Gay Marriage)」字眼的蛋糕,但餅店店主們因為自身的宗教信仰原因,欲退回此訂單並款項。隨後,李先生以歧視同性戀為由,控告亞設餅店,因而揭開連串官司的序幕。

美國1男2女三人戀 相愛就OK?

(文:梁海欣)

美國雙性戀女護士利百加(Rebecca Bono)愛上了男醫生馬田(Dr Marty Cole)和他的妻子娜塔莎(Natasha)。起初三人只是相約發生一夜情,但後來利百加與這對情侶產生了感情,更逐漸發展成三人戀,便決定三人一起生活。在馬田和娜塔莎婚禮當天,利百加亦在場,三人更在親友前面確立關係。現時三人同居生活。

六分一美國青年是LGBT?談談美國LGBT人口激增原因

(文:梁海欣)LGBT意識形態在美國持續蔓延,2015年美國最高法院的裁決使全國「同性婚姻」制度化。在五年後,即2020年的一項調查發現,自認是LGBT的人口百分比顯著上升,尤其是年青一代——估算全國六分一Z世代青年成人(18至23歲)是LGBT*。為什麼呢?調查報告沒有提及。坊間有兩個可能解釋:(一)在這種社會風氣下更多人願意「出櫃」(承認論);(二)這種文化影響下更多人對自己是否異性戀者及順性別者產生疑惑(疑惑論)。

教宗方濟各被指公開支持同性伴侶應該獲得民事結合保障掀爭議

(文:陳婉珊)也許,支持民事結合並不必然與天主教教義本身有衝突,然而,再根本地,民事結合是阻擋同性婚姻的可行方案嗎?相信極成疑問……英國就是最好的例子。英國的公民伙伴(civil partnership)在福利與責任上與一般婚姻並無二致,但訂立後不足十年,英國便制度化了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福利再下一城 高院裁同性伴侶有自動繼承權

(文:陳婉珊)2020年9月19日,高等法院原訟庭頒下判辭,裁定在外國註冊的同性婚姻,也應與本地婚姻關係看齊,同樣享有遺產繼承權。同日,同一法官則判承認海外同性婚姻的覆核敗訴……雖然法庭暫時無意為同性婚姻開綠燈,但原本只賦予本地承認的婚姻關係的福利,卻似乎只待同性伴侶伸手索求,便予取予攜。

支持法院維護一夫一妻 反對法官修改婚姻定義——歡迎周家明法官就MK案的判決

在香港,MK的司法覆核揭開了推翻一夫一妻(制度化同性婚姻)和守護一夫一妻的法庭攻防戰的序幕。雖然守護一方勝了第一回合(2019年10月),但還有第二回合(上訴庭)和決定性的最終回合(終審庭)。我們非常憂慮在兩年內案子到達終審庭後…

MK案, 同性婚姻, 司法覆核

民事結合?法庭:政府沒有主動立法的責任

(文:招雋寧)…訂立法律框架承認同性關係,本質上屬於立法事務。法官認為,行使立法權屬於法庭的正當職能範圍之外…當同性伴侶被賦予領養一名幼兒的權利,或許需要「為了保障該被領養兒童的福祉」而限制此法律權利。探討這些議題,在公民社會引發討論,並諮詢市民的意見,最好是由立法機關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