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珊(研究主任)
美國人文主義協會(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 AHA)於2021年4月19日發聲明,即時撤回於1996年頒予著名無神論者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年度人文主義者獎項。AHA指原因是道金斯「用科學話語的幌子貶低邊緣群體……不再值得AHA尊敬」。
事件的導火線是道金斯於4月10日在推特(Twitter)的一則貼文,將跨性別意識形態與白人聲稱認同自己是黑人的例子做類比,並指出兩者獲得迥異的待遇:「2015年,NAACP的白人分會主席Rachel Dolezal因認同自己為黑人而受到譴責。一些男人選擇認同自己為女性,而另一些女人則選擇認同自己為男性,如果你否認他們不折不扣是他們所認同的,那麼你將受到譴責。討論。」
現年80歲的道金斯是英國演化生物學家,早年因出版《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而成名,隨後針對基督教出版兩本著作,包括《盲眼鐘錶匠》(The Blind Watchmaker)及《上帝的迷思》(The God Delusion),是著名的無神論者。
道金斯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對遞奪獎項一事表現得毫不在乎——當他打開個人簡歷,打算把獲獎資料刪除時,才發覺根本從沒寫進去。
「後浪推前浪」
如擁生命權(pro-life)專欄作家范馬倫(Jonathon Van Maren)所言,今日的文化戰爭已超越左與右的簡單二分。激進的進步左翼甚至嫌棄「追不上」跨性別意識形態的傳統左翼分子,例如前輩級女權分子格里爾(Germaine Greer)。「如今的年輕人比格里爾更加激進,對異議的容忍度也大大降低。」范馬倫甚至將格里爾比作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把國王路易十六送上斷頭台的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他自己最終也被後來者送上斷頭台。
英國著名小說《哈利波特》作者羅琳(J.K. Rowling)也是左派立場,可是當她為女性權利發聲而反對跨運意識形態時,同樣遭到進步左翼的圍攻。羅琳更主動退回人權組織一年前頒給她的「希望之漣漪」獎項。
不無揶揄,范馬倫認為道金斯自己也逃不過被「取消」(cancelled)的命運:「年輕的進步主義者的激進主義激怒了年長的自由主義者——他們為清除上帝和基督教、將婚姻的重新定義主流化和倡導墮胎而付出了艱辛的工作。現在這些都有了,然後新一代冒起——他們甚至懶得如同較早時的辯論一般,假裝關心爭論的細節。他們要的是勝利,而且他們將不惜一切代價。」
網上流傳的二次創作:「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後浪風光能幾時,轉眼還不是一樣。」這可會也是進步左翼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