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珊
同性戀者馬太.謝帕德(Matthew Shepard)十多前被虐打至垂死,數日後不治。事件震動美國全國,一時間爭取同性戀者權益的呼聲響徹雲霄。一名記者在事件發生後不久特地走訪當地採訪,希望為這宗案件寫一個劇本,這名記者本身也是一名同性戀者。意想不到的是,經過13年的尋訪,訪問超過100個與案件有關連的人,該名記者的結論竟是謝帕德並非死於無辜被仇恨同性戀的人毒打:謝帕德不單有濫藥的習慣,他同時也販賣毒品,兇手更非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兩人曾有性關係,當晚的意外可能肇於兇手濫藥失控。很多人一直依據謝帕德被害一事倡議同性戀權益--包括謝帕德的父母,這個峰迴路轉的結論當然引起強烈批評。然而,那位記者本身也是同性戀者,何解他要花了十多年時間搜集資料,而且明知將會承受猛烈抨擊,也要堅持追尋下去呢?
廣為傳訟的故事
16年前,1998年10月7日,美國懷俄明州拉勒米市(Laramie, Wyoming)的清晨,21歲的馬太.謝帕德被發現被綁於圍欄,奄奄一息,送院後5天傷重不治。調查後發現,兩名男子亞倫.麥金尼(Aaron McKinney)及羅素.亨德森(Russell Henderson)深夜把謝帕德載到東面僻靜之處,搶掠及毆打他,並以手槍的槍柄重擊他的頭部,再遺下被綁於圍欄的他不顧而去。事後警方在謝帕德的鞋子旁邊發現染血的手槍,又在那兩名男子的車上找到他的皮包。
事件當時轟動一時。謝帕德是一名男同性戀者,兩名兇徒被指因為謝帕德的同性戀者身份而將他視為獵物,侮辱及虐打他;他們之間並不相識,那天晚上,謝帕德只是不幸上了他們的便車。結果兩人被判謀殺罪成,判處終身監禁。社會上普遍譴責這宗罪行,這案件亦成了爭取同性戀權益的契機。
謝帕德的父母成立了Matthew Shepard Foundation致力爭取同性戀權益、一齣講述謝帕德故事的舞台劇Laramie Project亦在全國,以致世界各地上演,還有謝帕德故事的專書。謝帕德成為了「恐同症」(homophobia)受害人及反欺凌運動的圖騰。終在2009年,奧巴馬總統簽署生效一條以謝帕德為名的仇恨罪法例:Matthew Shepard and James Byrd Jr. Hate Crimes Prevention Act。
十三年的追查揭露故事峰迴路轉的另一面
然而,一本2013年出版的書本卻揭露了這故事出人意表的另一面。根據一個支持同性戀者的網站Advocate.com報道,新書The Book of Matt: Hidden Truths About the Murder of Matthew Shepard[1]的作者史提芬.希門尼斯(Stephen Jimenez)是一名記者,本身也是一名同性戀者。[2]他訪問了超過一百個與事件有關連的人,包括謝帕德的朋友、兇手的朋友,甚至兩名行兇者本身。結果發現這宗很可能不是人們一直相信的仇恨案件--有很多證人指出兇徒麥金尼與謝帕德是認識的,甚至有性關係,麥金尼可能是一名雙性戀者。麥金尼有濫藥的習慣,他嗜好吸食興奮劑「冰毒」。而謝帕德的一些朋友告訴希門尼斯,謝帕德是有經驗的毒品賣家。謝帕德的前戀人便證實謝帕德與麥金尼兩人曾經在濫藥後發生性行為。事發當天(10月6日),麥金尼四處尋找毒品,傍晚時--見到謝帕德之前,麥金尼已暴躁到打了三個人。連案件的檢控官後來在訪問中也承認「這是一宗受藥物驅使下犯下的謀殺案」。
當謝帕德仍躺在病牀,他的兩名朋友向傳媒聲稱這是一起仇恨罪案件。到事發後的第五日,謝帕德終傷重不治,傳媒在一些同運組織,如「同性戀者反詆毀聯盟」( The Gay &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 GLAAD)的推波助瀾下,將命案定調為一名無辜、無助的同性戀者慘遭素未謀面的「恐同」仇恨者虐殺。16年來,這宗「仇恨案」一直是同運分子爭取立法保護或各種權利的重要理據之一;而謝帕德亦成為了無辜的、因社會對同性戀者的偏見而被害的圖騰。
記者希門尼斯在案發後不久走訪拉勒米市搜集資料,打算為謝帕德事件寫一個劇本。[3]起初他也相信謝帕德死於「恐同」事故,但隨著尋訪的過程,浮現的證據卻漸漸勾勒出跟原本故事大相逕庭的圖畫。希門尼斯發現,謝帕德不單是「冰毒」的癮君子,更同時擔當賣家,之前也有吸過海洛英;謝帕德也沉溺於高危的性行為,死的時候已感染HIV病毒,與兇手之一的麥金尼原來曾有數次的性接觸,兩人根本不是陌生人。但以上種種並沒有在法庭上暴露出來。
然而,希門尼斯是獲獎記者,本身又是同性戀者,到底是甚麼驅使他花13年,孜孜不倦地尋訪過百名證人,試圖證明這不是一起仇恨案件呢?而且,他更會因此而被標籤為右翼基要恐同基督徒。希門尼斯表示只為了找出真相。亦有不少人相信希門尼斯書中的描述,包括其中一個當時抵達拉勒米市採訪的記者--她是當時唯一的記者提出謝帕德的死亡可能和冰毒有關、同運分子、謝帕德的前度情人兼好友和當地居民。
至於Matthew Shepard Foundation則一概官式拒絕就希門尼斯出版的書本回應:「我們不會回應含沙射影、傳聞或陰謀論。相反,我們仍然致力於向馬太的記憶致敬並拒絕被那些企圖玷污它的人嚇倒。我們有責任對數以萬計的捐助者、活躍分子、義工和致力推動平等的盟友負責,他們使我們的工作變得可能。」
可以預見,雙方的爭議不會平息,然而,不管真相如何,謝帕德的故事已成功推動同性戀權益在美國迅速發展。
參考資料:
希門尼斯接受電視台訪問講述他的著作(英語,七分半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yDLpBPVHE
註釋:
[1] http://www.amazon.com/The-Book-Matt-Matthew-Shepard/dp/1586422146.
[2] Hicklin, A. (2013, September 13). Have We Got Matthew Shepard All Wrong? Advocate.com. Retrieved from http://www.advocate.com/print-issue/current-issue/2013/09/13/have-we-got-matthew-shepard-all-wrong?page=full.
[3] Bindel, J. (2014, October 26). The truth behind America’s most famous gay-hate murder. The guardian.com. Retrieved from 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4/oct/26/the-truth-behind-americas-most-famous-gay-hate-murder-matthew-shep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