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聽過「懷孕贍養費」(preglimony)嗎? 再思性教育:由只講「安全性行為」到加入「負責任性行為」

梁海欣(項目幹事)

Photo by Anna Hecker on Unsplash

說到「贍養費」,我們很快會聯想是離婚後前度妻子(或前度女友)和兒女向前度丈夫(或前度男友)索取的生活費用。這是基於我們認同男方(或較富裕的一方)對女方(或較弱勢的一方)和兒女有照顧的責任,即使現在要離婚分居,富裕的一方不履行同住貼身照顧家庭的責任,至少仍應該在財政上有所支援。然而,即使孩子未出生,孕媽媽已經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費用,那孕爸爸呢?未婚懷孕只是女方的事嗎?2012年美國弗吉尼亞州列文治大學法律系教授沙里摩托(Shari Motro)曾提出「懷孕贍養費」(preglimony)的概念,2021年猶他州也有相類似的法律,期望能為未婚懷孕的婦女多一點保障,亦敦促使人未婚懷孕的男性肩負起責任。

一、法律系教授提出「懷孕贍養費」(preglimony)的概念
二、美國猶他州有相類似的法律
三、再思性教育:由只講「安全性行為」到加入「負責任性行為」

一、法律系教授提出「懷孕贍養費」(preglimony)的概念

2012年美國弗吉尼亞州列文治大學法律系教授沙里摩托(Shari Motro)曾經在紐約時報撰文《責任由受孕一刻開始》(Responsibility Begins at Conception),提出「懷孕贍養費」(preglimony)的概念。

女人懷孕不只是女人的事,那位經手的男人也有責任。以前科技落後,較難確定經手人是誰,但現時的科技容讓人以非入侵的方式(不用抽羊水,只需孕婦抽血)即可驗出嬰兒DNA,測出父親身份。這有助找出要為這胎兒的存在而要負責任的男人是誰,為「懷孕贍養費」增加了可行性。

不論是已婚或未婚,孩子的父母親皆有養育責任,如果孩子的父母親離婚或分手,前配偶有責任為孩子付贍養費。但現時的法律只保障出生後的嬰兒,未有保障未出生的孩兒,可以如何向他的父親追溯責任。即使孩子未出生,產前檢查、營養補充劑、育兒班、請產假、買孕婦衫等等,孕媽媽已經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費用,那孕爸爸呢?

摩托教授指,她最常聽見的反對意見是令男人在墮胎一事有話事權。經手的男人可能會強逼那懷孕的女人墮胎或繼續懷孕,「懷孕贍養費」或會加劇這個情況,摩托教授回應指,社會中存在著惡霸不等於就要推翻一個有利整個社會的做法。為了保障最弱小的人,我們不應視情人為陌路人,或視意外懷孕為女人自己一人的問題。

「懷孕贍養費」要求著男人為性行為付上責任,遠離高危性行為,以及為意外懷孕負責。

「懷孕贍養費」也對男人有利,尤其是那些想照顧孩子但被拒絕的父親。「懷孕贍養費」重視胎兒父親的照顧責任。

摩托教授指,產生了新生命的男女,都是親密地結合的。就算他們不是配偶、或要分手,他們不會因此就只是陌路人。

二、美國猶他州有相類似的法律

2021年猶他州通過法案,要求州內出生嬰兒的生父必須支付生母懷孕期間部份開支。

根據BBC 《美國猶他州新法 女方懷孕生子生父必須負擔部份開支》報導:「根據法案,女性在懷孕期間,孩子的生父必須支付女方一半的保險費用和其他相關醫療費用,包括分娩的支出。如果這名女性因為被強暴而懷孕,或因為有性命危險而需要進行人工流產(又稱墮胎),男方仍然需要承擔相關費用。」

「但法律規定中也有例外:如果女方想終止妊娠,或者流產沒有徵得生父同意,這些情況下男方就不需要支付金錢。」

男士可能會上訴,指自己可能不是經手人,所以「法案同時規定女方必須主動通知男方付款,如果孩子生父身份存疑,男方在進行鑒定過程期間可以暫緩繳款。」

此法期望能為未婚懷孕的婦女多一點保障,亦敦促使人未婚懷孕的男性肩負起責任。

三、再思性教育:由只講「安全性行為」到加入「負責任性行為」

現時有一些性教育課程強調「安全性行為」,焦點放在避孕。但避孕只是整個大圖畫裡其中一小塊,而且如果「避孕不成功」又如何?

「安全性行為」的字眼容易造成誤會,令人以為做了所謂「安全措施」就很安全。事實上沒有完全「安全」的性行為,只有較安全的性行為(Safer sex)。而且,如果重點放在「不要懷孕」,則容易令人有一個「懷孕就是不好」的錯覺,其實懷孕可以是美好的,只要是在適當的時候、在適當的關係中。

比「安全性行為」更全面的性教育應是「負責任性行為」,教導人要為性行為的各種後果負全責。不論是因性行為而來的新生命、傳染性病、令對方在感情上更加依附自己,這些都是男女雙方應該負上的責任。如果不想意外懷孕,應如何避免,但萬一懷孕了,也要負責任。如果不想感染或傳染性病,應如何避免,例如驗血、打疫苗、用避孕套等等,而根據香港衞生署,預防性病的最有效方法是與一位未受任何性病感染的人仕保持專一的性關係。值得一提的是,性行為導致情感依附是較少人有為意的。「呃蝦條」、「趙完鬆」都是在形容那些只想要性行為、而不想繼續與女方經營情感關係的渣男行為。如果性行為只講求雙方同意、沒有懷孕或性病,那又如何解釋「呃蝦條」、「趙完鬆」是問題呢?我們想信最美好的性,其中一個重要關鍵是在承諾關係當中,如有興趣了解更多,歡迎與本會聯絡。

總結

雖然在執行「懷孕贍養費」時可能會遇上不同的困難,但其背後的意義值得人深思。在靜看猶他州的成效的同時,性教育或許應由「安全性行為」轉向到「負責任性行為」,更全面地涵蓋性行為所涉及的範圍。

本會不時到學校及教會分享性教育,歡迎邀請:
http://scs.org.hk/b5_downloads.php

參考:
Responsibility Begins at Conception
https://www.nytimes.com/2012/07/07/opinion/time-for-pregnancy-support-alimony.html

美國猶他州新法 女方懷孕生子生父必須負擔部份開支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659302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