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羅琳與跨性別運動系列 1]
陳婉珊(研究主任)

其中一個回應者似乎是「自打嘴巴」,一方面否認要抺去女性的概念,但另一方面卻連「woman」一詞都不肯使用。
2020年6月,以暢銷小說《哈利波特》一炮而紅的英國作家羅琳(J.K. Rowling),最近再度因為評論跨性別意識形態而惹來口諸筆伐。羅琳一直是LGBT運動的支持者,直到她意識到跨性別運動的意識形態正在侵蝕女性的權利。然而當她表達不認同意見,迅即引來跨性別運動支持者圍攻,甚至包括在電影裡飾演哈利波特的影星丹尼爾(Daniel Radcliffe)。
事緣6月6日,擁有近1,500萬關注者的羅琳就著一篇網上文章的標題寫了一條「推文」(tweet):「『有月經的人』(people who menstruate),我敢肯定有個詞語來形容這些人。找個人來幫我。Wumben?Wimpund?Woomud?(註:相對「woman」而創造出來的假想字詞)」原本的文章標題是「意見:為有月經的人創造一個更平等的後新冠肺炎世界」。大概羅琳看不順眼這種「政治正確」,因此語帶揶揄地發了上述推文。
羅琳的言論很快惹來跨性別運動支持者的批評,標籤她為「TERF」(trans-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意思是反對跨運意識形態的女權分子)。他們有的說女性更年期後便會停經,也有些不認同自己是女性的人會來經,譬如「跨性別男性」或認同為「非二元」(non-binary)的人。言下之意是月經並非女性的專利,也不應以是否有月經來定義性別。
稍後羅琳解釋,她並非針對跨性別人士,而是反對「抹除」(erase)性別(sex)的概念:「如果性別(sex)不是真實的,就沒有同性性吸引。如果性別不是真實的,那麼全球女性活生生的現實就會被抹去。我理解並愛跨性別人士,但是抹除性別觀念,會令很多人無法有意義地討論他們的生活。實話實說並非仇恨。」但跨運支持者又怎會放過她?同運組織GLAAD抨擊羅琳認可「一個刻意扭曲關於性別認同及跨者的意識形態」;Netflix節目《粉雄救兵》(Queer Eye)主持人之一的范奈斯(Jonathan Van Ness)口號式批評:「跨性別女性就是女性……他們快死了。我們正在為黑人和跨性別者而戰,而妳正在這樣做?」
羅琳並非首次捲入「恐跨」抨擊,去年(2019年)12月,一名因堅信生理性別不能改變而被解僱的稅務專家,在勞資審裁處被判敗訴。裁判官更稱這種行徑在一個民主社會是不值得尊重的。羅琳寫推文支持稅務專家,認為不應該逼使一個堅持性別是真實的人失去工作。
應重獨立思考 拒盲從權威
飾演哈利波特的影星丹尼爾透過一個預防自殺的網站發表聲明,支持跨性別人士,甚至對因為羅琳言論而失望的《哈》迷表示抱歉。丹尼爾表示:「跨性別女性就是女性。任何與此相反的聲明都會抹掉跨性別人士的身份和尊嚴,並且與專業醫療保健協會提供的所有建議相抵觸,這些協會比Jo(羅琳的暱稱)或我具有更多的專業知識。」
然而丹尼爾有沒有了解過那些「專業醫療保健協會」的建議是否基於實證研究?譬如2017年9月出版的〈性別焦躁/性別不一致人士內分泌治療指引摘要〉,六項主要建議中,三項是建議處方賀爾蒙或進行性別重置手術,然而,所列出的支持證據強弱程度卻分別是「低」或「非常低」,換言之有關建議並非基於科學實證。此外,若專業醫療團體聲稱有些人是無法接受現實的,因而建議所有人都一起講假話來保護那些人,這個建議也不會是科學建議。充其量,這是一個倫理上的建議,那樣,那些醫療專業團體便不一定比一般人更具權威。「性別」是一個重要而基本的社會身份,影響社會上每一個人,不應輕言改變。然而有多少支持者有認真深入探討和思考過?還是只是隨著時代氛圍起舞?
其實,英國也在轉風向了,婦女及平等事務部大臣麗茲(Liz Truss)早前透露,將於今年夏季發表的《性別承認法》改革建議,其中一個大方向是保護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不讓他們作出不可逆轉的變性醫療決定。
世界是多元的,但今天不少「維權人士」,卻似乎只有兩個立場,要麼認同我,要麼就是要批鬥的敵人,迅即貼上各類標籤。其實,在跨性別議題上,將跨性別人士的權利,與女性的權利對立起來,也是有點誤導的。有嚴重性別焦躁症的人,大多會尋求性別重置手術,然後以新性別身份生活。這群人的爭議較少。最熱切主張「跨性別女性就是女性」的跨者,主要是一群不想做變性手術,但又想改變性別身份的跨者。他們根本不代表整個跨性別族群,部分變性人甚至反對他們擾亂性別界線——如果性別身份只是一個自選標籤,他們經歷漫長而痛苦的變性治療程序,還有任何意義嗎?如今,女性主義者也許須要重新思考,到底要靠左站,還是堅持捍衛女性的權利,哪管要被貼上「TERF」的標籤。
新聞:
https://www.cbsnews.com/news/jk-rowling-accused-transphobic-comments-twitter/
https://www.bbc.com/news/newsbeat-52975994
JK羅琳與跨性別運動系列,共5篇:(2020年6月份)
- 再捲「恐跨」抨擊 英名作家羅琳:實話實說非仇恨
- JK羅琳親述涉足跨性別爭議因由:我是家暴、性侵倖存者
- 捍衛真理的代價 側看JK羅琳承受的壓力
- JK羅琳反對跨性別運動意識形態的五個理由
- 從JK羅琳事件看「排除跨性別的基進女性主義者」(TERF)
那就繼續實話實說,別停下來不說話,那只會讓妳說的話被認證成謊言
性文化資料庫居然不知道自己網站主張的科學證據比人家「專業醫療保健協會」遠遠來得不可靠且極度有害
這個問題就好像未滿18歲被性侵了就不能墮胎一樣,當事人對自己的身體沒有身體自主權,要麼認同我有被性侵後墮胎的權利,要麼就是批鬥的敵人,話說什麼時候性侵犯擁有受害者的身體自主權了?
TERF果然是群不可理喻的生物,那不是標籤,是描述一群人如何迫害別人的紀錄
TERF們可是認為即使做了性別適合手術也是不能進入女性專屬空間的,不能進入浴室,不能進入更衣室,連廁所都不能進入,甚至連音樂節都不能進入,好意思主張TERF的主張
如果真的只是個口號那就太好了,那一定是個完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