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然(項目主任)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在8月中旬舉辦的迎新營中,疑有學生遭性侵犯。受害女新生在8月15日清晨約5時返回房間就寢,後來醒來發現大腿位置有疑似精液。事發後,受害人在大學職員陪同下報警求助,警方到涉案房間進行搜證,後來拘捕一名28歲男子,控告他非禮。
香港大學舍堂偉倫堂同樣發生懷疑性侵犯事件。有女生指出聚會時先後遭高年級的男生借醉毛手毛腳(如大腿、膊頭及手被摸),又以住宿資格要挾,間接逼多名女生裸露上身拍短片。在每年均會舉辦「偉倫節」,要求多名女宿生背對鏡頭脫下胸圍,再向鏡頭回眸一笑。女生們僅以手蓋着重要部位。片段播給其他宿生觀看後,女生感到非常不開心。港大發言人證實接獲投訴,按既定程序處理,如經初步調查認為證據足夠,會考慮啟動相關紀律程序跟進。
筆者欣賞本地大學有防治性侵犯的機制和教育,但大學校園仍出現性侵犯事件,令人惋惜及需要檢討預防的教育,我認為可以考慮加入「身體界線」的觀念,讓學生了解清楚自己及他人的界線,及加強學習同理心及尊重。但今天的校園文化正是剛剛相反,會視模糊身體界線為誤樂。多年來從媒體報導得知,大學的迎新活動會要求男女組員參與有曖昧身體接觸的活動,如用口傳紫菜,甚至模仿性愛姿勢等,組爸組媽通常會在旁助興起哄及叫參加者不要尷尬。在這些活動中,參加者為了投入群體及在群眾壓力下容易勉強就範,即使感到冒犯也難以開口說「不」,當中可能有不少受性騷擾而最後不了了之的受害者。
因此,這種文化及氣氛正推動各人放下身體界線,但清楚的身體界線及逾越界線出現的尷尬是我們(特別女生)的自然防衛機制,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但今天當你堅持這些東西,可能會被冠以「唔玩得」、「扮矜持」或「太保守」的惡名。在一個視模糊身體界線為誤樂及主流文化的校園生活中,男女平日的社交接觸(特別在宿舍中)會更易出現「雙方誤會」或其中一方「借機抽水」情況。在一些團體活動中也更易出現「玩過火」的情況,最終可能演變成「性騷擾」悲劇。
因此,防治性侵犯教育除了要強調「同意」外,也要現實地考慮校園文化,從而加入身體界線的觀念。
參考資料:
〈中大迎新營女生傳遭性侵 瞓醒大腿遺疑似精液〉,東方日報,2019年9月5日。
參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90905/bkn-20190905114508541-0905_00822_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