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數百個研究  舒姆的《同性撫養研究:嚴謹評核》

殷琛(特約撰稿員)

你或許早已聽過,科學研究證實同性撫養與異性撫養「沒有差異」的結論。然後,每當有「發現差異」的研究證據出現時,那些研究都會承受了「不科學」和「偽科學偏見」的嚴厲指控,被批評為不可取。

 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家庭的華特.舒姆教授(Walter Schumm)在2018年出版了《同性撫養研究:嚴謹評核》一書,詳細檢視現存的三百多個研究,並得出現行證據不支持同性撫養「沒有差異」的結論。

同性撫養研究:嚴謹評核封面

對於“Same-Sex Parenting Research: A Critical Assessment”一書,筆者在本文暫譯為《同性撫養研究:嚴謹評核》。


政治漩渦扭曲了研究結果

 為何主流都說「沒有差別」?相信舒姆教授的答案將會是政治。

 在同性婚姻這場政治爭議裡,「沒有差異」的結論暗示了「無害」的政治支柱。他對於有些學者言之鑿鑿地認為「沒有任何一個研究得出結果,顯示同性撫養的兒童與異性撫養的在任何層面有分別」從來不感意外,畢竟那些論調不單純是研究,是「捲入政治漩渦」的研究,目的是要「以完全無害的說法」影響法庭對婚制的判決。

 舒姆不希望政治扭曲了科學證據,於是認為要有系統地重新審視現有的科學證據。

 《同性撫養研究:嚴謹評核》有三百多頁,作者運用了嚴謹的方法學,重新檢視獲得「沒有差異」結論的研究範疇,包括家庭穩定性、性侵害及其他與養育伴侶相關的負面行為、關於兒童的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角色以及精神健康的影響等。該書陳列出許多「發現差異」的證據。

 建基科學的基本要求 重審發現相反結論

 舒姆留意到大部份聲稱「沒有差異」的研究,都無視科學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了未採用隨機抽樣,沒有對參與者隱藏研究的政治含意,或是受訪母親都會傾向透露孩子「最得體一面」的誤差(社會期許誤差)等等。尤有甚者,更有些聲稱「沒有差異」的研究實際數據是顯示了差異的存在。

 該書採納了超過330個研究,並在其中以嚴謹的規格重新閱讀和分析接近80個聲稱「沒有差別」研究。單是參考文獻已經佔了整本書的30多頁。

舉例說,舒姆分別發現兩份研究只引用與自己立場相同的學術研究成果,來推論出「沒有差異」的結論。一份關於性別角色行為的研究,該作者只引用了13份其他文獻,但舒姆卻在同一題目上多找到9份文獻,而其中3份的結論是相反的。另外在兒童性傾向會否因同性撫養受到影響的課題裡,舒姆找到額外13份與「沒有差別」結論相反的文獻,比該作者只引用了12份還多。

 舒姆這樣形容,「這類狀況應被視為對所有公眾、法官、學者和學生的警號。單憑在主流期刊刊登文獻是著名學者,並不會令它(研究結果)自動變得準確和全面。」

「沒有差異」是信條,不是科學

 舒姆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替幾百個研究抽絲剝繭,揭露了「沒有差異」的專家共識不過是從捏造和矛盾中堆砌出來。作者毫不忌諱地總結「此書所陳列的研究已劃破了『沒有差異』信條的偽裝。」,並認為「沒有差異」是信條,不是科學。

 書如其名,舒姆的嚴謹評核集中探討同性撫養的研究,並無在書中編寫他對支持同性婚制的批評。對他而言,「沒有差異」聲稱的問題所帶來的後果,不在於損害婚制,而是拋棄了科學精神。

 「我不一定要說法庭裁決很差勁,但不論他們的最終裁決有多正確,我能肯定地說他們所接收的科學很『差勁』。」

 無差別批評:任何人均需甘心接受錯誤

 《同性撫養研究:嚴謹評核》可說是「地圖炮」,它沒有單單批評「沒有差異」的研究,同樣指出了那些「發現差異」研究的限制和錯謬,包括經常被反同婚者引用的Mark RegnerusPaul Sullins所做的研究。舒姆認為,「一個有誠信的科學家,必須甘心接受某些他或她最珍重的科學理論和信念有被仔細驗證為錯誤的可能。」

 舒姆在書的附錄裡提到,自己因為不純然接納「沒有差異」的結論,受到同行的詆毀和割蓆,但是他仍對於這場政治漩渦帶著天真的冀望。他坦言自己對此書最大期望,並不想此書被視為「同婚不合法」或「同性領養被禁止」的鐵證,反而只希望更多人能小心看待那些在政治爭議裡的科學研究,並期望至少有些人可以在仔細和有系統的文獻檢閱前,不要跳至結論。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