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澤(Zed)小姐的後跨故事 社會的性別定型局限了對性別的想象
(文:梁海欣)
紐西蘭人阿澤(Zed)小姐去年上載了一條影片,講述她的後跨故事(detransition, 走出跨性別)。影片中的她只有十八歲,職業是軟件開發員,曾有四年半的時間自認是跨性別人士,現時能稱自己為女性(雖然仍不是易事)。她在網上看見其他的後跨故事,令她很受激勵,覺得有人明白自己。因此,她也想拍片,希望她的故事能幫助他人,即使只是幫了一個人也好。約半小時的影片,阿澤將她的經歷娓娓道來。
(文:梁海欣)
紐西蘭人阿澤(Zed)小姐去年上載了一條影片,講述她的後跨故事(detransition, 走出跨性別)。影片中的她只有十八歲,職業是軟件開發員,曾有四年半的時間自認是跨性別人士,現時能稱自己為女性(雖然仍不是易事)。她在網上看見其他的後跨故事,令她很受激勵,覺得有人明白自己。因此,她也想拍片,希望她的故事能幫助他人,即使只是幫了一個人也好。約半小時的影片,阿澤將她的經歷娓娓道來。
(文:陳婉珊)舒普:「當我開始收集新聞時,我以為能為跨性別群體提供有用的資訊。 但是最終卻導向我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根據我收集到的新聞文章,我找到了出路,不再以為自己是一位女性。我親自了解到醫學界對跨性別群體所造成的傷害。更令我震驚的,是跨性別群體對女性造成的傷害,最明顯的,是在運動競技和職場。」
心理學教授不惜以身試法,以圖引起公眾關注聯邦政府擬在人權法案及刑事法納入「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立法後,只要拒絕用跨性別人士選擇的人稱,已構成投訴的基礎,引起侵犯言論自由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