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手術治療兒童性別焦躁 不必經家事法庭批准
(文:陳婉珊)我們留意到西方法庭(包括澳洲)的趨勢是聽信單一方面的醫學證詞,容許青少年進行不可逆轉的變性程序,令變性愈趨低齡化;然而,這種醫療哲學卻欠缺科學實證的支持,實在令人憂慮。
(文:陳婉珊)我們留意到西方法庭(包括澳洲)的趨勢是聽信單一方面的醫學證詞,容許青少年進行不可逆轉的變性程序,令變性愈趨低齡化;然而,這種醫療哲學卻欠缺科學實證的支持,實在令人憂慮。
林雪柏在課堂播放一段五分鐘短片,內容是兩位多倫多大學教授在爭論,到底遷就跨性別人士選用的代名詞是否必須。彼得森表示他不會用「they」或其他自選的代名詞代替「he/she」來指稱跨性別人士,認為這是不正當的,而且侵犯了他人的言論自由。事後她被校方召見…
(文:關啟文)爭取弱勢社群權益的動機都是良好的,但卻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引起公眾爭議。問題是這些行動往往針對那些被視為政治不正確的人,儼然一旦不符政治正確的標準,就連基本人權(如言論自由)也要被剝奪。
同一個題目,兩位講者會如何切入?對話定對立?「政治正確」風在香港強勁嗎?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是世界大事,在事前民調一直落後及主流傳媒不支持下,特朗普當選令人感到驚訝。隨著事情塵埃落定,坊間討論日漸增加,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勝選的其中主因,是他反對所謂的「政治正確」,正好回應不少美國民眾的訴求。何謂「政治正確」?這種觀念對香港教會有否影響及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