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隱瞞不利數據?——反思有關性傾向歧視法調查       

(文:關啟文)整體而言,這些後來提供的補充數據與平機會挺立法和同婚的立場不太脗合。不少人自然會有疑問,是否因着不利自己預設的結論,平機會就刻意向公眾隱瞞部分數據呢?或用「前後腳」的策略把重點放在有利數據上呢?要平息這些疑慮,平機會實在要進一步交代今次涉嫌隱瞞反面數據的事件。

平機會沒有告訴你的數字(LGBTI歧視研究報告)

「被消失」的電話調查數據顯示港人相當接納LGBTI人士,與研究報告以一年時間只收集到61個焦點小組意見+19個網上匿名歧視個案的情況吻合…平機會使出這招「緩兵之計」,周一嶽主席已成功於2月15日在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向政府和議員推銷其催促立法的「劇本」。

偽中立假諮詢 製造社會壁壘──香港性文化學會回應「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轄下香港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受平機會委託,進行「有關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於一月底發表。細閱報告,我們發現,就著歧視法的討論而言,性小眾的歧視經驗涉嫌被誇大,相反反對意見卻被漠視,更值得關注的是研究中心似乎早有立場,諮詢似乎只為配合前設,令研究結果成疑…

《有關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研究報告》解毒懶人包

…我們認同公認的基本人權,但也應同時保持批判性:最新的國際人權標準必然正確嗎?它必然適合全球不同的社會文化嗎?香港人可以質疑這個標準嗎?還是因為它是國際標準,便趨之若鶩呢?…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收集市民意見,豈不只是一場戲,一場假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