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幫逾百青少年變性的資深臨床心理學家:現時變性門檻太低 情況過火了!

(文:梁海欣)近日,跨性別運動的先軀、美國心理學會(跨性別健康服務)委員會成員埃里卡·安德森(Erica Anderson)接受洛杉機時報(LA TIMES)訪問時指,現時讓青少年變性的門檻太低,情況過火了(gone too far)!71歲的安德森是一名曾幫助過百位青少年變性的資深臨床心理學家,他自己本人也是一名變性人。他指出,時而勢逆,現時不少青少年根本未想清楚自己是否要變性,就要求得到異性荷爾蒙藥或進行變性手術,更令人擔憂的是,成年人沒有做好把關的工作,孩子低至13歲竟然可以跳過心理治療服務而取得荷爾蒙藥。安德森呼籲同行應謹慎審視跨性別青少年的決定。

一、安德森說了什麼?
二、阿傑·埃克特(AJ ECKERT) 反對安德森的說法
三、美國一些立法保護青少年免於衝動變性的州份

性傾向完全天生,不可改變?

參考兩間國際專業機構(APA)的意見,皆指出同性戀完全是天生或後天的說法,沒有學術上充分的證據支持,有關同性性傾向的成因,仍然有待研究。假如當下斷言同性戀是與生俱來,做法並不正確。

同性戀者領養小孩真的無問題?

ACP指出,「研究顯示,在同性家庭中養育的孩子,更有可能經歷性混亂,參與高風險的性實驗,和之後採納同性戀的身分。」…六名加拿大「酷兒」於2009年向加國人權委員會投訴時,就承認同性戀社群無論在平均壽命、自殺率、吸煙率、酒精或藥物濫用、抑鬱、愛滋病、癌症等問題上,都比全國人口嚴重不少。

應否容許同性戀伴侶領養孩子?

(文:陳錦添)…他們認為這個決定的出發點絕對不是被領養小孩的福祉,只是屈從同運的積極游說和壓力,這當然會讓同運在政治上如虎添翼。一群異議的兒科醫生成立了另一個專業組織(ACP),他們指出AAP的結論所建基的「研究」,往往存有偏見,不足夠樣本數量,缺乏對照比較,沒有追蹤研究,也沒有考慮干擾影響。因此,AAP的結論是沒有足夠科學證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