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雋寧(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
英國教學助理批評同運課程,遭控歧視並解僱。員工上訴該決定,終在四年後,即2023年6月獲得勝訴。裁判官在案中重申: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民主的基礎。
獲得遲來正義的,是信奉基督教的教學助理Kristie Higgs。她於2019年在社交媒體帖文上提出,憂慮並質疑其兒子的小學同運課程,包括同性戀及性別認同等課題。其後遭受她所任職的學校以行為失當為由解僱。
Higgs至今仍然表示,對兒子就讀的英國聖公會基於《平等法》引入的性意識形態教學,感到震驚,「表達關注,與人分享自己的憂慮,是理所當然。」Higgs在大約有100名朋友的私人社交媒體上表達異議,然而卻受到匿名者向學校舉報她的「惡行」。
https://twitter.com/CConcern/status/1674774558002274305
被勒令離開教職的那天,Higgs基於信仰的異議被指為「與納粹主義同等」,她感到自己表達信仰而受到歧視。學校則否認基於她的信仰而停職和解僱,而是基於她的用詞構成行為失當。然而對於教導9歲孩子「性別可以自選」等同運意識,她認為自己按信仰觀點,「想年少孩子免於有害的意識型態」。
Higgs在案件中經歷了「球證、旁證、主辦、協辦所有單位,全部都係我的人」般一系列的不尋常。
案件聆訊一再推遲。第一次聆訊中,跨性別社運的活躍份子Edward Lord擔任了案件的聽證成員,因著利益衝突裁判官認為需要延後再排期。在已被推延的聆訊中,再一次發現另一位有利益衝突的人Andrew Morris擔任聽證成員,而Andrew Morris為備受異議的性教育項目之推行者。可幸英國的程序公正,多次迴避同運政客令聽證偏頗,然而實質地延遲了公正。
最終裁判官在2023年裁定「表達信仰的自由……是任何民主體制中的基本權利」,將案件發還重審,亦意味著四年過來,「以歧視之名」對Higgs的折磨,仍未終結。
協助受同運壓迫的英國組織Christian Concern,將Higgs案件與Hannah、Keith Waters等同類案件同列,指出現時已經有不少人為兒童發聲,而受到逼迫。他們認為要有勇氣,對那些以性別意識形態塑造兒童和學校的事件發聲,並呼籲「基督徒不能因擔心失去工作,而對提出憂慮保持沉默。」
延伸閱讀:
《Christian Concern》|《Daily Mail》
作者:招雋寧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
本科修讀社會政策。致力研究家庭﹑性別及身體的課題。招先生為本會疏理和發掘新近的性文化知識,協助策展具學術基礎的性教育,使本會受眾獲得紮實及適時的知識工具。
引用通告: 祝福家庭,守護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