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欣(項目幹事)
「『百行以孝為先,萬惡以淫為首』,那孝子可否是淫蟲?」近日本會副主席、理大專上學院講師洪子雲博士於港台節目「開卷樂」中,介紹他的新著作《中國人的家庭智慧》,期間他發問了這個問題。這問題非常有趣,本文將引用節目及書本的內容,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什麼是「孝」?
《說文解字》提到:「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簡單來說,就是好好對待父母,「老」字省了下半,加上「子」字,就是「孝」,意即子承擔起老人的意思。「孝」是中國人獨有的傳統文化,這從翻譯上的困難可以見到。
不知道大家會如何翻譯「孝」這個字?洪博士發現,在英文裡並沒有一個恰當的字可以全面地表達「孝」的意思。較常見的翻譯是 “filial piety”,即父子之間一種敬虔關係,但用「敬虔」這個宗教性字眼,又好像誇張了一點;但若只用 “respect” 或 “honor” 又好像不足以描述孝的觀念。可見,中國的孝道在西方裡並沒有完全對等的概念。
二、什麼是「不孝」?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孟子.離婁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經.開宗明義》)
洪博士在《中國人的家庭智慧》(頁76)中寫道:「概括『五不孝』就是懶惰、爛賭、刻薄、縱慾狂歡和好勇鬥狠。正如余錦波(2013:91)所說:孝道是一全面做人道理,它不單要求我們保護身體,亦提供教育和培育對他人的愛、尊敬和謙虛的基礎,要求我們於言語和行為上都要謹慎。」
他在節目中亦提到,行孝道的子女不會胡亂放縱自己,反而是有一份責任心,努力表現出合宜的品格和德性。
三、孝子可否是淫蟲?
洪博士提到,他常常問大專學生:「『百行以孝為先,萬惡以淫為首』,那孝子可否是淫蟲?」意思即是:「一個人可否同時很孝順父母,但又放縱自己的淫慾?」而大部分學生認為是可以的。洪博士認為這種對「孝」的理解很狹窄,因為傳統談孝道不單單是指善待父母,而是牽涉到整個人的品行修為。
如果淫蟲是指縱慾狂歡的人,則實屬為「五不孝」中的第四種不孝:「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子女若縱情於聲色,追求個人耳目感官私欲的滿足,敗德亂行,便是讓父母親蒙羞的人,便是不孝了。因此,孝子不僅不會是淫蟲,反而是立志修身養性、追求高尚品格的君子。
總結
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重視孝道,即使在現代社會,仍影響深遠。一個真正行孝道的人,不只是善待父母的人,更是對自身的品格有要求的人。孝子不會是淫蟲,在現今的性文化下,行孝道會否是一條出路?
書目推介:《中國人的家庭智慧》
售價:港幣75元*(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原價為港幣88元,經本會購買可獲八五折優惠。
有興趣購買者請與鄭安然先生聯絡(電話 3165 1858或電郵 oycheng@scs.org.hk)。
參考
洪子雲(2021)。《中國人的家庭智慧》。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余錦波(2013)。《孝經的道與理》,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中國人的家庭智慧》| 嘉賓:洪子雲博士(港台)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詞條名稱:五不孝(教育百科)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4%BA%94%E4%B8%8D%E5%AD%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