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雋寧(特約撰稿員)
色情看得多,就會成癮,導致失學、失業,影響生活——真有其事嗎?
最新學術研究顯示,不能單因為「看得多」而必然斷定是成癮。成癮另受其他更關鍵的因素所影響。
逾萬人參與研究 分析觀看色情者的特性
專家對於看多少色情才算病態,一直有好些爭議。
性是一種人的自然渴想,令人催生出相應的行動。精神學家認為要精準地區別性為正常或病態,並不容易。
臨度精神科專家、心理學家近年一度考慮將性慾亢進(Hypersexuality)列入精神病學的名冊。儘管最終未能成事,只是專家並不會對那些不能自控地觀看色情的人置之不理。
匈牙利及美加的心理學家聯手進行了三組研究,在2020年公布研究的結果,顯示觀看色情的群體中,能夠區分出不同特性的群體。
他們分別在匈牙利的新聞機構、facebook和色情網站進行三次獨立的資料搜集,取得總計超過15,000個研究對象觀看色情的習慣,以及超過十種不同的心理特質、性格測試等資訊。
看得多不必然是病態 關係挫敗成原因
按學者的分析,這些受研究的對象可以分作三群人:
-
少看並沒有做成問題的人,約佔整體75-80%
-
多看又沒有做成問題的人,約佔整體15-20%
-
觀看色情並構成困擾,不能自控的人,約佔5-10%
第一、二群人的主要分別在於性別。第二群人中較多男性,並傾向是性欲較為亢奮,在自主和心理的層面較多挫敗感。
學者透過數據分析,確定不能單從「觀看的頻密程度」,去斷定一個人有否病態沉溺。
個性、婚姻狀態、社經地位等都不是區別沉溺因素。換言之,任何階層的人都有機會走進病態之列。
反之,學者發現沉溺與抑鬱症狀成正比例。有些在抑鬱之中的男性會透過色情減輕沮喪挫敗的感覺。整體心理需要遇上挫敗的人,會更容易走入沉溺色情之中。學者解釋,當人在社交關係或戀愛上遭遇挫折,會轉移在色情中尋找慰藉,感到與人連結。若因此妨礙發展正常的社交關係,就會展開沉溺色情的惡性循環。
學者為這次研究總結,認為「有成癮問題的人的確是經常觀看色情;但是經常觀看色情的人不總是成癮。」
參考文獻:
Bőthe, B., Tóth-Király, I., Potenza, M., Orosz, G., &Demetrovics, Z. (2020). High-Frequency Pornography Use May Not Always Be Problematic,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17(4), 79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