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權主義反思跨性別運動——《剷除女性——一場向女人、女性及人權宣戰的性別政治》引言簡介
(文:鄭安然)在後現代的父權文化中表達及無懼地研究女性是甚麼,已被廣泛認為是異端。針對任何(包括一些跨性別朋友)有膽量質疑這些議題或發聲表達關注的人,他們所受的敵視、恐嚇及欺凌令我深深感到難過不安。…一些作者用筆名供稿,是為了保障在大學的教席或保護他們的子女免受騷擾
(文:鄭安然)在後現代的父權文化中表達及無懼地研究女性是甚麼,已被廣泛認為是異端。針對任何(包括一些跨性別朋友)有膽量質疑這些議題或發聲表達關注的人,他們所受的敵視、恐嚇及欺凌令我深深感到難過不安。…一些作者用筆名供稿,是為了保障在大學的教席或保護他們的子女免受騷擾
性別承認公眾諮詢將於2017年10月31日結束。本會呼籲公眾人士關注及回應,然而鑑於性別議題是很多香港市民不大熟悉,我們鼓勵市民在回應前先閱讀《諮詢文件》,但由於問題相當複雜,本會在這裡為常見的問題(FAQ)提供簡略答案。
政府就性別承認制度諮詢公眾。鑑於很多香港市民不大熟悉性別議題,我們鼓勵市民在回應前先閱讀《諮詢文件》, 但由於問題相當複雜,除了基本概念(FAQ1)外,今次提出不同模式的正反論據
(文:關啟文)挾著「國際趨勢」和「人權」的旗幟,再加上跨性別運動的大力推動,我們預期香港會逐步靠攏自我聲明模式和性別解構,製造更多性別混亂。因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要居安思危,積極回應…
傑米.舒普(Jamie Shupe)是全美首名獲法官准予「非二元」(non-binary)性別的跨性別人士。因為敢言批評跨性別政策,被律師行中止代表。他很清楚他永遠不會是真正的女人,更認為不應欺騙跨性別群體,因為反會傷害他們。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男人困在女人的身體」或「女人困在男人的身體」這類說法沒有科學證據支持…儘管他們的情況備受肯定時,其心理健康或會得到改善,但仍欠缺科學證據支持延遲青春期發育或抑制青少年第二性徵發育的醫療干預。…專家認為鼓勵這些兒童(特別在青春期前)成為跨性別人士,是「極為邪惡」的。
英國廣播公司(BBC)一月份播出了一輯以跨性別兒童為主題的紀錄片《跨性別孩子:誰最懂?》(Transgender Kids: Who Knows Best?),令跨運分子鼓噪不已,在播出前已收集到超過11,000個聯署簽名,要求英國廣播公司在交由專家審查前,不要播出有關紀錄片。 為甚麼跨運分子如臨大敵,要「封殺」這輯紀錄片?
麻省新性別認同歧視指引列明,教會也有機會受規管:「即使一間教堂也可能被視為公共處所,如果它舉辦開放給公眾人士的世俗活動——譬如意粉之夜。」
美國俄勒岡州一名跨性別教師索爾要求同事用「they」(而不是he或she)作為指稱索爾的代名詞,索爾投訴被同事騷擾,起初校區辦公室表示調查後沒有發現騷擾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