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泳場、病房供「跨女」共用 女性感到冒犯反遭標籤
(文:陳婉珊)自我認同為女性的男人是女性嗎?拒絕讓跨性別人士使用女性專用空間,如廁所、更衣室、泳場或病房等,只因出於恐懼嗎?英國社會在討論是否放寬性別承認的條件,可是,女性的私隱權似乎將會淪為犧牲品…
(文:陳婉珊)自我認同為女性的男人是女性嗎?拒絕讓跨性別人士使用女性專用空間,如廁所、更衣室、泳場或病房等,只因出於恐懼嗎?英國社會在討論是否放寬性別承認的條件,可是,女性的私隱權似乎將會淪為犧牲品…
(文:陳婉珊)…問題的癥結在於,贊成者要提出理據說服市民,支持性別身份應該以主觀任意的gender來界定,而不是客觀二分的sex。而這正正是在討論中缺席的——我們往往只見倡議,少見理據。
平機會的立場十分激進,甚至可說完全脫離民意。重點來說,平機會支持性別自主權,主張申請改變性別身份時,除了不應有任何醫療規定外(包括性別重置手術及賀爾蒙治療),亦認為理想的做法是毋須醫學診斷便可更改性別…我們認為平機會過分誇大香港政府承認個人認同性別的人權責任…
(文:關啟文、陳婉珊)黎苑姍和蔡玉萍將論點「重新包裝」,寫成〈關於性別承認法的七點謬誤〉…有時,支持性別承認法的人,會將反對的意見表達得很極端,使反對者看上去都很反智,彷彿反對論點不值一顧(比不堪一擊更不屑),這種做法很可能已犯了打擊稻草人的謬誤…
(文:陳婉珊)英國一名中學教師稱讚一群學生「做得好,女孩們」,可是當中一名學生自我認同為男生,對此感到受冒犯並向校方投訴;校方調查期間,教師須停職及留在教員室。該教師現向僱傭審裁處投訴遭歧視及「構定解僱」。校方拒絕回應事件。
(文:陳婉珊)跨性別舉重運動員哈伯德在美國加州舉行的世界錦標賽,為新西蘭奪得兩面女子舉重銀牌。哈伯德的殊榮引起極大爭議,有生理學教授指跨性別選手,比真正的女運動員佔有優勢。
林雪柏在課堂播放一段五分鐘短片,內容是兩位多倫多大學教授在爭論,到底遷就跨性別人士選用的代名詞是否必須。彼得森表示他不會用「they」或其他自選的代名詞代替「he/she」來指稱跨性別人士,認為這是不正當的,而且侵犯了他人的言論自由。事後她被校方召見…
英國時裝品牌Topshop確認旗下服裝店的試身室供每一位顧客使用,即是原本分開男/女的試身室,立時全變成中性試身室,取消女性專用試身室。跨運分子表示要他到男試身室,他會擔心人生安全,然而,他可有考慮其他女士的感受?
(文:鄭安然)Google一名軟件工程師James Damore在今年7月撰寫了一篇10頁的內部文章,評論公司的多元化政策「一言堂」及邊緣化不同意見人士,不利員工團結及營商環境,他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公司有所改革。他指出女性在軟件工程及領導層的數量少過男性,未必完全如Google所說由於社會的性別歧視
(文:鄭安然)這個研究使用非常大量的研究樣本,而且在統計上去除了年齡、診斷等因素影響。在研究報告摘要的結論中,團隊形容:「我們的結果顯示在健康和病人群體中有顯著的兩性差異,明白這些差異對評估功能性神經影像十分重要,也可能對明白精神疾病中流行病學的兩性差異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