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協會評限制級 維護生命電影《Unplanned》未懼封殺突破1,000萬票房 

殷琛(特約撰稿員)

維護生命權的電影《Unplanned》三月底在美國各地上演,一石激起千層浪,製造了難以想像的連漪效應。

Abby3.jpg

《Unplanned》是從真人真事改編,女主角在美國最大的墮胎服務組織「計劃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裡擔任診所主任,而且更獲組織頒發「2008年度員工獎」的最年輕診所主管。她當時為前線支持女性墮胎自主選擇的活躍份子(pro-choice activist),卻因為一次透過超聲波屏幕,目睹胎兒對抗墮胎醫療工具而內心受到衝擊,轉移維護生命權(pro-life)。電影講述女主角的心路歷程的震撼轉變。

電影的預告片在2月一度榮登iTunes流行榜的第一位。上畫後首個周末有千多影院上畫,並已錄得638萬美元的票房紀錄,在三月上映的全國電影中排行第七。至五月初票房錄得1,792萬美元。

醒覺源於目賭胎兒反抗

電影中的女主角艾比(Abby Johnson)真人現身媒體,並講述自己的經歷。

艾比形容墮胎是「盲目的程序」。在平日的工作中,超聲波只是用作確認女士懷胎的月數,移開後才會進行墮胎手術。在診所中,每次墮胎程序被限於5分鐘內。醫生只會簡單地用吸管在女士的體內掃動,直至認為吸出玻璃瓶的血肉和組織足夠就停手。

一次例外的情況,醫生要求透過超聲波觀察墮胎情況,以確保女士的安全。艾比形容「這符合我們計劃生育聯合會所提倡關注女人的安全的理念」。只是當她親眼在超聲波屏幕上,目睹胎兒作出企圖反抗,推開醫療吸管……以及最後一塊小脊椎被吸走的畫面,她就醒覺。

艾比說:「我見證了死亡,見證了所有人類都有的攻擊或逃跑反應。」她反思自己過往一直被「幫助有需要的女人」的熱心所暪騙,並且選擇離開。

社交媒體和電影協會聯手封殺

電影上畫的第二天,《Unplanned》在推特的官方專頁已被莫名奇妙地封鎖。據報各界紛紛質疑推特是否審查保守言論。推特否認是人為刻意造成封殺,並指出是演算過程顯示帳戶中某些連結違反「推特守則」。事實上,發表保守言論的帳戶會因為一些策略性投訴,而不獲推特的藍剔驗證,變相是削弱言論流通性。

事件升級至國會聽證層面。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在兩周後在國會開啟名為「扼殺言論自由:技術審查與公共話語」的聽證會,調查營運社交媒體的大型科技公司有否審查保守派言論。《Unplanned》電影導演康士民(Chuck Konzelman)在會上描述谷歌和其他媒體在傳遞訊息上的篩選和攔截情況。而臉書和推特的發言人均否認有審查行為。

電影協會評「限制級」

打壓言論自由絕非單一事件。事實上,在《Unplanned》上演前的一個月,美國電影協會(MPAA)將其分類為「限制級」(R-rated)的決定(即17歲以下需要家長指引),遭痛批根本是「政治操作」。協會發表聲明解釋,指影片墮胎情節涉及血腥暴力畫面,依規定評級,否認有政治因素。電影導演質疑該會虛偽,並提出證據指過往對於更血腥暴力的《祝你忌日快樂》等恐怖殺人情節的電影都只評為「PG-13級」,即不適合幼童收看。

因著被評限制級別,艾比和29位保守派領袖、學者和演員分別發表了兩份公開聲明,仔細解釋電影情節,並鼓勵各界無懼打壓,攜同老幼去觀看。

Abby1Abby2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