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份重要研究 揭示全球性別焦躁青少年的最新狀況
(文:招雋寧)
5年前美國醫療學者Lisa Littman鑄造了速發性別焦慮(rapid-onset gender dysphoria, ROGD)概念。研究主要以父母的匯報中,發現青春期階段的少女不尋常地出現「想要變成男性」的狀況。過往,這種因想變成另一性別而產生精神困擾的情況,或會發生在成人身上(late-onset),而非青少年;而與之相類的兒童性別不一致狀況,則發生在兒童階段(early-onset),亦非青春期。
在青少年急起的性別焦慮(gender dysphoria, GD)迅速引起關注,Littman的研究亦激起跨性別運動的反彈,吹哨行為被指病態化少女選擇性別的自主權。然而此後並無阻關心兒童、青少年的醫護專家的持續跟進。原因是傾向支持跨性別運動的群體,採用了激進的治性別肯定照護方針。方針包括了用阻隔荷爾蒙的藥物、剔除監護人和父母對孩子變性的知情權、整形手術等等。方針來賦權兒童自主地「變」性,慰藉因自覺性別不符所產生的心靈。瑞典和英國的醫護專家已暫緩這類護理,並迫切發掘怎樣才真正幫到GD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