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欣(香港性文化學會項目幹事)
《反同運動的前世今生》(Pray Away)是一部支持同志運動、兼諷基督教的Netflix紀錄片,於2021年出品,內容講述國際走出埃及(Exdous International)的開始(70年代)與結束(2013年),矛頭直指更正治療(conversion therapy),諷刺用「禱告」這種方法來嘗試改變同性戀者的性傾向(pray the gay away),最終都是徒勞無功、自欺欺人,甚至對求助者造成傷害。然而,若觀眾有細心觀看影片的內容,便會發現問題並非出自更正治療,而是各受傷的人物的內心世界。看片後會更加明白:「總要做自主的決定,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一、不自主的由來:我是廣告人物、我是眾人的典範、我必須很完美
二、自主的體現:我清楚自己的選擇、我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是教會的一分子
三、如何看「更正治療」?
一、不自主的由來:我是廣告人物、我是眾人的典範、我必須很完美
紀錄片找來國際走出埃及的一些前領袖、發言人,向他們做訪問。其中
約翰保爾克(John Paulk) 和朱莉羅傑斯(Julie Rodgers)的故事,很值得我們反思。
約翰向外界聲稱自己已經完全脫離同性性吸引、完全沒有掙扎,與同為前同性戀者的妻子結婚,生了兒子。他的故事相當吸引,便成為了國際走出埃及的廣告人物。和約翰一樣,朱莉都會出席很多公開活動,駁斥同志運動的謬誤。但因著要顧及自己的形象,以及對整個脫同運動(ex-gay movement)的影響力,他們內心備受壓力,覺得自己是公眾人物,是眾人的典範,因此必須很完美、沒有瑕疵。因此他們多次公開說謊,說自己已經「完全」脫離同性性吸引。
有時約翰面對自己的同性性吸引,會感到不知所措,覺得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結果是在家觀看色情影片。當約翰的妻子發現了,沒有表達關心或幫助他了解自己的內心狀況,反而只指責約翰「不聽話」,令約翰更內疚和自責。最後,約翰終於忍不住要「叛逆」一下,走進了同志酒吧,但被他人認出,便落慌而逃。事件最後令他失去國際走出埃及的職務。
朱莉也發現雖然自己沒有同性性行為,但有時仍然會受同性吸引。在紀錄片末段,她提到每次出席國際走出埃及的活動、電視辯論,或公開演說時,都會恐慌症發作(panic attack)。後來她尋求專業協助,就發現是她太壓抑自己的感受。
因著自己的名譽,以及背負過多的責任,加上完美主義的心態,約翰和朱莉都犯了同樣的錯誤:沒有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約翰和朱莉無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最終決定要全然走向同性戀關係。但這並非唯一的選擇。
放下形象、放下完美主義,聆聽內心的聲音吧。我們不完美,但都是被接納的。我們雖然常常跌倒,但仍然可以繼續選擇邁向聖潔。
「這部紀錄片所缺失的恰恰是對於神學的正確理解以及『國際走出埃及』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的緣由。相信基督是你的主和救主並不能保證你所有對罪的慾念都會消失,儘管上帝創造了宇宙,並且可以做任何事情,包括改變一個人的性向。認真研讀聖經的人都知道,上帝的恩典是夠你用的,並且祂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貝克特庫克(Becket Cook)《反同運動的前世今生》:一部鄙視基督教的網絡紀錄片
二、自主的體現:我清楚自己的選擇、我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是教會的一分子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別人的選擇是別人的事,最重要是清楚自己的選擇:即使我有同性性吸引,但我也可以選擇單身,或者與異性結婚生子。
約翰和朱莉認為自己仍有同性性吸引,便不是「已改變」,不能繼續異性婚姻及照顧孩子。值得留意的是,約翰和朱莉都曾經與異性結婚生子,但後來與配偶離婚,撇下孩子,與同性伴侶一起。撇開同性戀不看,事件本身就是一個家庭不幸,子女失去自己的爸爸或媽媽。起初結婚時的誓言到哪裡了?不再守護這個家了?
世上本無一帆風順的路,我們要承認自己遇上困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從信仰角度看,有些人真的可以完全脫離同性性吸引,這是神給他的恩典。但有些人一生都有同性性吸引,不一定是他們沒有信心或比較低一等,神在他們身上仍然有美好的旨意。人生的目標不是追求無風無浪、無試探,但求在風暴中倚靠主,盡最大努力活出聖潔。發現在路上出問題,應誠實面對自己,承認自己不完美,向神禱告,及找朋友傾訴,往往以為過不了的難關,竟然又一次跨過了。
約翰和朱莉全盤接收前輩的教導,認定必須要完全脫離同性性吸引才是「成功」。他們沒有因著自己的實際經歷,而作出神學上的反思。單單依賴其他人的論述過生活,並非上策。我們不是教會的奴隸、傀儡,我們就是教會本身。我們不是只聽從他人說法的木偶,總要承擔繼續「做神學」的責任,就是將福音講得更加清楚,與現實處境持續對話、交流,反思現時神學應用的狀況。
「不要常常催促我們戀愛交友或結婚,這不一定是性傾向改變的最終目標,產生異性吸引只是少數(僅15%的同性戀求助者能夠達到)。同性吸引(顯著)減少和持守聖潔已經是成功改變的明証。」——弗蘭克.沃森(Frank Worthen)《關懷同性戀者的22句箴言》(摘自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網頁)
三、如何看「更正治療」?
「更正治療」是指嘗試改變同性性傾向的治療。但「改變」的意思人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必須由同性戀改變為異性戀,才是成功。有人則認為,如果能減少同性性吸引,已經是一種改變。同性戀者是否要接受這種治療,完全是自願的,並不是強逼的。如果他們不想繼續接受這種治療,也可以隨時停止。
「更正治療」的方法包括什麼呢?大多是指輔導,但有人將「禱告」也包含在內。「禱告」其實不是輔導,也不是治療法,而是關係,是信徒向神說話的方式。為他人禱告,是實踐信徒間彼此相愛的方式。將「禱告」納入「更正治療」,甚至要禁止人為他人的性傾向改變作禱告,實在匪夷所思。
有關同性戀信徒的禱告方向,可參考:
拆解「拗直」迷思 同性戀信徒的真正出路及禱告方向
https://blog.scs.org.hk/2022/03/14/拆解「拗直」迷思-同性戀信徒的真正出路及禱告方/
沒有人可以攔阻神的工作,我們靜聽、回應、踏上,就足夠了。雖然國際走出埃及關閉了,但影片亦提及,有不少關懷同性戀者的組織出現了,為受著同性性吸引而困擾的人服務,例如前跨性別人士杰弗裡麥考爾(Jeffrey McCall)參與的自由遊行(Freedom Marches)、前女同性戀者安妮保爾克(Anne Paulk)
參與的「重生希望網絡」(Restored Hope Network)。另外,此外還有X-out loud、TrueLove.is 等等。
總結
自由社會應包容不同聲音,同性戀者對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有不同選擇。我們不是受性慾所奴役的,我們可以作出自主決定,並且為自己所決定的人生負責。
參考:
Pray Away (Movie)
https://www.netflix.com/hk/title/81040370
Pray Away (Web)
https://www.prayawayfilm.com/about
Netflix’s “Pray Away”: Beware of False Dichotomies
https://www.centerforfaith.com/blog/netflixs-pray-away-beware-of-false-dichotomies
《反同運動的前世今生》:一部鄙視基督教的網飛紀錄片
https://tc.tgcchinese.org/article/netflix-pray-away
國際走出埃及(Exodus International)主席Alan Chambers言論事件整理
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國際走出埃及(exodus-international)主席alan-chambers言論事件整理
性傾向扭轉治療禁止 走出埃及:將持續陪伴同志朋友
https://hk.news.yahoo.com/性傾向扭轉治療禁止-走出埃及-將持續陪伴同志朋友-102225724.html
《走出埃及創辦人按牧禮拜》厲真妮願學耶穌,神會救「一切」信的人!
https://cdn-news.org/News.aspx?EntityID=News&PK=0000000031ac4c27c38bb965bc968d439c10c135c4807bfb&mibextid=Zxz2cZ&fbclid=IwAR1EhvUy7RKn1nkeBpucqTj1QF9hrLP6Bx5I5yZIKIaz0P8e7rf2BtzcwEY_aem_th_AYnBaj8xzX-lJ215Ak_9-HWq6yOaxsX8WaaKv-WJpgi43wjOmdK64gxaZvUVXePL9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