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珊(研究主任)
2018年10月10日,英國最高法院判北愛爾蘭阿設餅店(Ashers Baking)店主麥阿瑟(Daniel McArthur)勝訴,結束四年多的訴訟夢魘。一個本來只值36.5英鎊(不足400港元)的蛋糕,引發了一場花費逾45萬英鎊(折算逾460萬港元)的官司,到底這個被譽為英國史上最貴的蛋糕,帶給我們甚麼教訓?
2014年5月,同運活躍分子李加雷(Gareth Lee)去到位於北愛首都貝爾法斯特(Belfast)的亞設餅店訂做一個芝麻街圖案的蛋糕,上面寫上「支持同性婚姻」(Support Gay Marriage)字樣。蛋糕是用來慶祝一個同運紀念活動的。兩日後,亞設餅店致電李加雷,表示那個蛋糕有違他們的信仰,通知取消訂單及退款。隨後李加雷向北愛爾蘭平等委員會(Equality Commission for Northern Ireland)投訴亞設餅店歧視他的性傾向。在2015年及2016年上訴兩宗官司,麥阿瑟都輸了;2017年他上訴到英國最高法院,終獲得最後勝利。
五位最高法院法官一致裁定亞設餅店拒絕製作一個寫上支持同性婚姻字句的蛋糕,並非歧視。最高法院院長何熙怡女男爵(Baroness Hale)裁定亞設餅店並非因為李加雷的性傾向而拒絕訂單:「無論性傾向是甚麼,他們都會拒絕為任何顧客製作這樣的蛋糕……他們反對的是蛋糕上的信息,而不是李先生的個人特徵。」
何熙怡法官有提到美國的菲利普斯(Jack Phillips, Masterpiece Cakeshop)訴訟。2018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同樣判蛋糕師傅菲利普斯勝訴。何熙怡法官表示問題的關鍵在於,究竟是拒絕為任何人製作傳達特定信息的蛋糕,還是由於該顧客的特徵而拒絕為該顧客製作蛋糕。有別於菲利普斯案,美國的大法官中對上述判斷也存在著不同觀點,何熙怡法官表示今次的案件是非常清楚的,亞設餅店會拒絕製作任何寫上支持同性婚姻字眼的蛋糕,而不考慮對方的性傾向,因此不構成性傾向歧視。

這是同運活躍分子李加雷打算訂做的一個芝麻街圖案的蛋糕,上面要寫上「支持同性婚姻」字樣。蛋糕是用來慶祝一個同運紀念活動(圖:英國獨立報)
公帑是否用得其所?連場訴訟對麥阿瑟一家公平嗎?
支持李加雷訴訟的北愛平等委員會表示會小心研究今次判決的影響。北愛的國會議員佩斯利(Ian Paisley)表示已去信北愛事務大臣(Secretary of State)要求檢討對平等委員會的資助,不滿平等委員會擬在這事上浪費更多公帑。
的確,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平等委員會在今次的訴訟已耗費了25萬英鎊(折算逾250萬港元)。由於李加雷由平等委員會代表訴訟,訟費由公帑支付。這政策原意是讓弱勢人士有機會透過法庭取回公道,有其合理性,但平等委員會作為公營機構,應小心衡量應否動用公帑打官司。今次原本只值36.5英鎊的蛋糕,甚至不是一個同性婚禮蛋糕,只是為了慶祝同運活動而訂製的。另一方面,麥阿瑟的宗教自由和良心自由也理應獲得平等委員會維護,但這因素有被充足考慮嗎?甚成疑問。
反觀麥阿瑟,他們得到基督徒協會(The Christian Institute)支持20萬英鎊的訴訟費(折算逾200萬港元)。歧視法的特點是雙方各自支付訟費,即使麥阿瑟勝訴,一般都難以取回訟費。試問這樣的訴訟壓力有多少人能承擔?莫說長達四年多的精神壓力。只為依從良心,拒絕製作一個寫上不認同字樣的蛋糕,為甚麼要上訴到英國最高法院才能取回公道?哪裡出錯了?我們能從這個被譽為英國史上最貴的蛋糕,買到甚麼教訓呢?
這宗案例尤其值得香港的平等機會委員會細閱,不應盲目支持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立法。從麥阿瑟的經歷可看到,有關條例可在沒有對同性戀者做成實質傷害下,用來打壓異見人士的良心自由和言論自由。如果同性戀者在香港處於很不利的狀態,這些政策也許是「必要的惡」,但今日的香港顯然並非如此,社會普遍對同性戀者相當寬容;立法就好比為他們加添了一雙翅膀——如虎添翼,反而對異見人士不公平。
新聞:
https://www.bbc.com/news/uk-northern-ireland-45789759
亞設餅店訴訟timeline:
https://www.bbc.com/news/av/uk-northern-ireland-37753930/gay-cake-case-key-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