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性侵加婦投訴被逼與跨性別者同房 反被指歧視
(文:陳婉珊)37歲的漢娜之前曾遭受性虐待,有酗酒及吸毒問題,正住在臨時收容所。誰知收容中心竟分配一名未做變性手術的跨性別人士與漢娜同房,導致她出現壓力、焦慮、強姦回憶、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及失眠……
(文:陳婉珊)37歲的漢娜之前曾遭受性虐待,有酗酒及吸毒問題,正住在臨時收容所。誰知收容中心竟分配一名未做變性手術的跨性別人士與漢娜同房,導致她出現壓力、焦慮、強姦回憶、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及失眠……
(文:陳婉珊)男性進行賀爾蒙療程後,也許失去了對女性的決定性優勢,但並非沒有優勢,正如澳足聯曾確認漢娜變性後仍有「不合理的體能優勢」。然而囿於平等法(類似反歧視法),澳足聯在與人權專家開會後,只好讓漢娜參與女子賽事
(文:陳婉珊)蘇利雲本身是天主教徒,他肯定宗教信仰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並批評婚姻平權運動變得虛偽和不寬容…要求其他不認同他們生活方式的人寬容,現在卻強逼不認同自己的人慶祝同性婚禮,而且,他們本來就能輕易地轉到別的店舖買到需要的東西…
美國75名宗教領袖聯署〈捍衛自由,抵抗壓迫!〉聲明,反對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法(SOGI),他們要求國家保障國民在傳揚、教導和實踐關於婚姻和性別方面的信念時,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文:關啟文、陳婉珊)我們發現,現時歐美漸漸接受「肯定式」的做法,鼓勵有性別焦慮的兒童在小時候以異性身份生活,其實未有多少科學證據支持,相反,專家們更關注肯定兒童的跨性別行為會強化了他們的跨性別認同和性別焦慮……香港政府在處理性別界定的問題時,要建基於理性和科學的證據,堅決拒絕把「政治正確」凌駕兒童的最佳利益
有些政策驅使兒童相信終身透過藥物及外科手術扮演異性是正常的,美國兒科醫生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Pediatricians, ACP)敦促教育工作者和立法者拒絕一切這類政策。客觀現實建基於事實──而非意識形態…驅使兒童相信終身透過藥物及外科手術扮演異性是正常和健康,無異於虐待兒童。
澳洲一名天主教主教製作維護婚姻小冊子,派發給天主教學生的家長,被同運活躍分子向反歧視委員會投訴性傾向歧視,委員會已接納投訴,現正式展開調查,宗教自由再度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