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支持LGBT跨性別學者改變想法 倡為「後跨性別人士」提供適切醫療服務

(文:梁海欣)
一個著名支持LGBT加拿大約克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金農·麥金農 (Kinnon MacKinnon) ,在 2022 年 11 月 21 日舉行關於「轉回原生性別(gender detransition)」的研討會上發表講話:「當前的性別關懷模式確實需要進行調整,以承認和解決後跨性別人士的需要。」麥金農本身是一名跨性別人士,原生性別為女性。他曾在2017年時表示,認為「後跨」的話題並不重要,但現在他提倡要為後跨性別人士提供適切醫療服務,以及其他專家也當認真地關注這些情況。

變性過來人18歲少女科儀(Chloe Cole)為保護兒童免受變性之苦發聲

(文:梁海欣)

變性過來人現年18歲美國少女克洛伊科儀(Chloe Cole)曾一度以為自己是男性,12歲時要求變性,隨後年僅13歲的她竟獲處方青春期阻斷劑、男性荷爾蒙藥睪酮時,更在15歲時進行了不可逆轉的乳房切除手術。16歲時科儀清醒過來,發現自己大錯特錯,後悔變性且出來公開發聲,呼籲人們要保護兒童及青少年,免受變性之苦。科儀指出,在受著跨性別意識形態騎劫的社會文化下,變性是時尚、是真理,反對者都是偏執狂、恐跨,促使學術界、醫學界、教育界等都一面倒向要牢固青少年的心理性別而忽視生理性別,威脅著孩子們的健康。

文件洩密:用藥阻青春期 牽起美國兒科學會爭議

(文:招雋寧)

《每日郵報》獨家報導,收到兒科專家組織的內部文件和網上對話,指控專業組織力推向跨性別青少年使用青春期阻隔劑,危害他們的健康。

專家組織對於是否要遵從心理性別肯定方針指引,使用阻隔青春期的藥物的做法,助青少年改變身體性別,產生內部的爭議。

內部文件透露,吹哨者為頂尖的兒科健康專家。他控訴美國兒科學會,為了推動用藥做法,刻意遏抑對此方針的批評和重新檢視程序。文件又洩露了好些學會成員抨擊療法劣質。他們促請學會跟隨其他各國更為小心的方針,以輔導和心理治療方式應對青少年想要改變性別的狀況。

後悔變性痛失身體器官 澳洲女人控告醫生專業疏忽

(文:梁海欣)

「當我知道自己永遠無法懷孕,我極度崩潰。」(Knowing that I can’t have children is absolutely devastating.)——玲嘉汀(Jay Langadinos)

來自澳洲悉尼的31歲女子玲嘉汀(Jay Langadinos)控告圖希醫生(Dr Patrick Toohey)專業疏忽(professional negligence),就是明知她當年有嚴重的社交障礙及抑鬱問題,但仍批准她服用異性荷爾蒙藥,以及進行不可逆轉的乳房及子宮切除手術。

當日,堅持要變性的玲嘉汀在服用異性荷爾蒙藥時只有19歲(2010年5月),在切除乳房及子宮時只有22歲(2012年)。今日,31歲的玲嘉汀已重新接納自己女性的身份,但異性荷爾蒙藥及變性手術所帶給她的傷害,已無法彌補。

英國男子被閹後控告政府草率施變性手術:變性是人生最大錯誤

(文:梁海欣)

英國男子35歲的里奇赫倫(Ritchie Herron)早前公開身份,並計劃控告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指醫生沒有在進行變性手術前充分向他解釋手術的後果,令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手術後失去了生育能力、有失禁問題及感到「性無能」(”sexual eunuch”)。 赫倫原本因羞恥而隱藏身份,只在推特(Twitter)上用化名 “TullipR” 向網友大呻被閹割後的辛酸故事。現時他為眾多名後跨人士(detransitioners)之一,性別身份由先前的男變女,到現在由女變回男。

「我被閹割了。這才是正確的說法。」相比起「變性手術」,赫倫在推特表示「閹割」才是正確的描述。「我不能相信NHS能對我作出這樣的事… 沒有人事先問我要不要雪藏精子,或在將來想不想要小孩子。」

國際欖球聯盟暫禁進入青春期後才變性的男跨女參賽

(文:梁海欣)

繼國際泳聯(FINA)禁止在12歲後或進入青春期後才變性的男跨女參賽,國際欖球聯盟(IRL)亦有類似決定。按照最新指引,在進入青春期後才變性的男跨女不可參與女子組賽事。此外,世界田徑總會主席高爾(Lord Coe)亦有意效法國際泳聯,研究相關政策。

在此指引下,男跨女運動員將不能參與今年10月在英國舉行的欖球世界盃賽事。聯盟將會再商議2023年的政策。

國際欖球聯盟在網頁中指出,進入男性青春期的人士身體在睾酮素的影響下大幅改變,其生理優勢於成年後持續,靠荷爾蒙抑制劑並不足以磨滅其效果。

國際泳聯為守護比賽公平性 禁止12歲後變性選手轉戰女子組

(文:鄭安然、梁海欣)

國際泳聯周日(6月19日)決定,由翌日起,不接受在12歲或已踏進青春期之後才變性的生理男選手參與女子組賽事。為了讓跨性別人士有參賽的機會,國際泳聯將舉辦公開組賽事。

一)為何國際泳聯有此決定?
二)支持者的聲音:公平!
三)反對者的聲音:侵犯私隱!歧視!

曾幫逾百青少年變性的資深臨床心理學家:現時變性門檻太低 情況過火了!

(文:梁海欣)近日,跨性別運動的先軀、美國心理學會(跨性別健康服務)委員會成員埃里卡·安德森(Erica Anderson)接受洛杉機時報(LA TIMES)訪問時指,現時讓青少年變性的門檻太低,情況過火了(gone too far)!71歲的安德森是一名曾幫助過百位青少年變性的資深臨床心理學家,他自己本人也是一名變性人。他指出,時而勢逆,現時不少青少年根本未想清楚自己是否要變性,就要求得到異性荷爾蒙藥或進行變性手術,更令人擔憂的是,成年人沒有做好把關的工作,孩子低至13歲竟然可以跳過心理治療服務而取得荷爾蒙藥。安德森呼籲同行應謹慎審視跨性別青少年的決定。

一、安德森說了什麼?
二、阿傑·埃克特(AJ ECKERT) 反對安德森的說法
三、美國一些立法保護青少年免於衝動變性的州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