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荷爾蒙阻斷劑有效 酷兒學者受到抨擊

(文:招雋寧)

一份2月出版的學術文獻稱,跨性別青少年使用荷爾蒙阻斷劑後,對其精神健康具有實證成效。文獻受到猛烈抨擊⋯⋯

本文嘗試扼要轉述Singal的追查和發現。

Singal詳列許多證據,亦向作者本人和其他專業人士求證,其抨擊可簡單總結為「誤導公眾」。亦即他發現研究團隊沒有獲得證據顯示用藥有助求診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卻在結論和文宣上誤導公眾,以為用藥是有效。

前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改變性別是危險的,尤其是對青少年!

(文:梁海欣)
美國組織The Heritage Foundation曾舉辦講座「平等法案的不平等:來自左翼的擔憂」(The Inequality of the Equality Act: Concerns from the Left),其中前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哈西霍瓦特(Hacsi Horvath)在講座上揭示改變性別的種種危機,指出跨性別的牢固治療(transition affirming therapies) 的危險性,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深遠。

跨性別青少年網上籌錢買青春期阻斷劑及做變性手術 十三歲孩子跳過政府醫生診斷私下購藥

(文:梁海欣)

西方跨性別青少年們正在網上籌錢以購買青春期阻斷劑或做變性手術等等,當中更涉及跳過政府審查的醫生診斷,而私下購藥的情況,年齡更低至十三歲。(參考「每日郵報」(Dailymail.com) 及「生命新聞網」(Lifesitenews.com)) 跨性別的孩子,可以獲得資源「解決」性別焦躁的問題,不是好事嗎?表面看來,好像沒有問題,但事實上,一場傷害新生代的危機正在發酵中。

1. 青春期阻斷劑對骨骼及大腦的長遠影響未明
2. 跨性別青少年間易發生同溫層效應
3. 青少年或被剝奪接納原生性別的援助:醫生「問多句」或會被起訴

puberty-blocker

青春期阻斷劑安全性未經證實

(文:陳婉珊)他們聲稱青春期阻斷劑治療是完全可逆轉的,但缺乏科學證據,並可能引致的副作用包括骨骼和肌肉不正常發展、神經病學問題以及不育。而且,這些治療會令患有性別焦躁的孩子日後持續認同非原生性別的機會增加。因此,研究員認為需要在性別焦躁兒童的成因和治療方法上做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