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從《家好月圓》談維護家庭
(文:關浩然)電影電視為邀請觀眾投入故事,角色的設計往往參考現實世界的角色。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當愈來愈多電影的主角是隱蔽青年,或是講述主角如何搖身一變成為英雄,或是哀訴主角雖身懷絕技卻時不與我,這多少也反映社會裡青年的現況。
(文:關浩然)電影電視為邀請觀眾投入故事,角色的設計往往參考現實世界的角色。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當愈來愈多電影的主角是隱蔽青年,或是講述主角如何搖身一變成為英雄,或是哀訴主角雖身懷絕技卻時不與我,這多少也反映社會裡青年的現況。
(文:關啟文)【明報專訊】8月6日的《明報》刊登了「維護家庭宣言」,性文化學會是發起組織之一,謝謝杜振豪君在〈維護家庭 維護什麼〉(《明報》8月7日)的批評。我作點回應。
(文:麥沛泉)【明報專訊】明報7月28日刊出張國棟〈誰說宗教道德右派是道德大多數〉一文,羅列不同數字,並力證香港維護家庭價值的宗教人士未能代表基督新教內的大多數意見,並應「做回他們的少數」。對於張兄的意見,本人表示尊重,亦無意就此問題討論。然而,維護家庭價值人士的信念,作為一個多元的社會,又應否尊重此類聲音,並聆聽他們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