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做家務一定要讚!】男人做家務力不從心?兩性肌肉結構不同 女人肌耐力強兼抗疲勞

(文:梁海欣)

說到夫妻相處上的磨合,相信不少人都會認同家務的分工是其中一項必然遇上的課題。我們祖父母的一代,甚至是父母那一代,可能存在著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等的觀念,將家務全歸為妻子的責任。今時今日,男人做家務可以獲得「好男人」的形象,甚至已看為是理所當然的——男女平等,家務平分!尤其是當夫婦二人皆有上班,丈夫以疲累為理由不想做家務,總是有站不住腳的感覺。然而,原來男人做家務力不從心是有科學根據的?

一、家務問題或致婚姻危機
二、科學發現:兩性肌肉結構不同,女人肌耐力強兼抗疲勞
三、夫妻在家務上可以如何互相配搭?

最新研究揭 性是神聖的觀念有利男人的性健康

(文:招雋寧)

宗教信仰不利性關係滿足的一面倒說法,已不合時宜。因為近年的社科研究顯示,投入信仰對於性關係的影響,既有利,又有弊。矛盾吊詭是最為新近的發現。

宗教信仰本身具備吊詭性質。它帶給人快樂和痛苦;心靈得以療癒卻又傷害;給人自尊感又提起人的羞恥;產生愛,又產生恨。

在心理學中,宗教信仰似乎尤其為戀人間帶來吊詭的二元特質,既對信仰虔誠有利戀愛和性關係,亦產生不良的影響。心理學的理論提供了吊詭的兩個間接途徑作為解釋:

男人都是「鹹濕又淫賤」的嗎?何謂「淫」?談談性慾的陷墮與提升、培養

(文:梁海欣)

「男人都是鹹濕的。」
「性慾是人的天性,很正常啊。」
「男人性慾較強。」

早陣子《孝子可否是淫蟲?——「孝」與「淫」有矛盾嗎?》引來一些回應,例如問「淫蟲」的定義是什麼?男人不淫,哪有後代?究竟什麼是「淫」?本文將嘗試回應這些問題。

一、「淫」的定義
二、性慾的陷墮
三、性慾的提升、培養

非常港女:不接受約會AA制的腦神經科學

(文:Mazy) 在女權主義和男女平等的觀念影響之下,現時很多香港的男男女女都似乎認為,在男女交往和談戀愛的消費中,AA制是很合理的。

其實我個人一直對AA制有所保留,以前一直不知為何。

我不是說每個人都不應該AA制,而只是說我個人並不太能接受AA制,以及想提出我的原因。

「有樓有高潮」的腦神經科學根據

(文:Mazy) 幾年前,在無線真人show「有樓萬事足」中,港女Seasun的「有樓有高潮」理論在當時成為焦點,很多人罵她是「拜金港女」。

大家以為我會加入一起罵她吧?不好意思,我是不會這樣做的。

我同意她的表達的確不太好,的確會讓人認為她很「拜金」。

去年讀了一本書“The Female Brain”,讓我更了解女性,也讓我很想試試以腦神經學的角度,分析一下為什麼「有樓有高潮」可能是合理的。

愛情與麵包,不是二選一

(文:Mazy) 相信不少人問過這個問題,「愛情與麵包,哪一個比較重要?」

這樣問的話,似乎代表問問題的人認為「愛情」和「物質」兩者是不相容的,是無法同時擁有的,選了愛情就不能選物質,選了物質就無法擁有愛情。

然後在這個「戀愛大過天」的時代,似乎有些人認為,在愛情關係中要求物質,是罪無可恕的。

為何今日的男生沒有勇氣追女生?

(文:Mazy) 追求心儀的女人需要自信

敢不敢追求自己心儀的女生,我認為這跟男生是否足夠「自信」有關。

自信是一個非常吸引女性的特質。請不要小看一個自信的男人會有多吸引女生的目光。

自信的power:自信能使電單車跑贏跑車

前職業珠寶搶匪的故事: 男人不是「英雄」(Hero) 就是「狗熊」(Criminal)?

(文:Mazy)可以同時造就出「英雄」(Hero)和「狗熊」(Criminal)的一個特質:親和力弱(Disagreeableness)

Dr. Peterson說,其中一個在社會上能反映出男性親和力比較弱的地方是,絕大多數在囚人士都是男性,而在囚人士的其中一個「可預測性格」(personality predictor)就是親和力弱(low in agreeableness),因為這種性格特質會令你沒有同情心。

而有趣的是,Dr. Peterson也說過「親和力弱的人在職場更容易獲得成功(agreeableness negatively predicts success in the workplace)。」

換言之,親和力弱可以造就職場上成功的人,同時也可以讓人更傾向變成階下囚。

似乎這種說法解釋了為什麼社會上大部份在囚人士都是男性,而同一時間大部份職場上最成功的人也都是男性。

男性很多時候擁有一些特質,運用得宜能造就出「英雄」,運用得不宜,就造成了「狗熊」。

Raising a Modern-Day Knight: 父子關係,一代傳一代的騎士身份

(文:Mazy) Raising a Modern-Day Knight (By Robert Lewis)

書中提到,今日的男孩子的男性特質,正在被一些現代、世俗、和女權的文化剝去。過去幾十年,這種文化不斷損害健康男性特質的觀念。曾經男性特質被視為崇高,如今男性特質卻代表男性一些很糟糕的行為。

今日的男孩有嚴重的男性身份危機!

本書的作者認為,要培養男孩成為真正的男人,爸爸的角色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