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玩具的實驗:性別偏好自嬰幼兒起已展現

(文:招雋寧)
兩性的差別是一個多面向的發展過程,受著生理、社會建構、教育與認知等影響。

但亦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有說,兩性的分別是單由成人社會建構出來的。生理上的兩性分別不足為道,而心理性別則純粹由父母、老師、其他人所集體訓練出來。隨著這種「訓練」轉變,人的性別身份就會隨之而流動、轉變,並與生理無關。

單身女性也會渴望成為媽媽的腦神經科學

(文:Mazy) 提起生兒育女,似乎不少年輕女性會說:「可以遲一些再想。」但現實似乎是,事業和生兒育女兩者當中,事業可以遲一些再發展,生育的限期才更緊迫。

我們的生理讓我們很自然的會有生育的渴望,而生育又有最合適的時間,考慮到女性的這個現實,在女性的某一個時間段,不妨多花一點點時間尋覓適合自己的另一半,這樣會不會讓人生各方面發展更平衡,比單單專注於事業更令女性滿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