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牧師不贊成同志驕傲活動被逼離職 法庭終判牧師勝

(文:梁海欣)經歷三年時間,55歲的英國伊利新連接教會(Ely New Connexions Church)基思.沃特斯牧師(Pastor Keith Waters)網上呼籲信徒不要參與同志驕傲活動一案終於結束,僱傭法庭(Employment Tribunal)終判牧師因不贊成該活動等的言論而被逼辭職,是受到僱主的歧視,因此判牧師勝。當年的僱主伊利島小學(the Isle of Ely primary school) 因為牧師對同志驕傲活動的看法就向他發出最後的書面警告信,是對他的宗教或信念的間接歧視。更重要的是,僱傭法庭肯定了牧師的權利,牧師有自由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他認為聖經對人類身份及性倫理的理解。此外,裁決肯定了牧師在教會外服侍時也有自由權利在網上發表聖經信仰的看法,而不用擔心失去工作。

明尼蘇達州攝影師挑戰州立性傾向歧視法 上訴庭判勝訴

(文:陳婉珊)拉森夫婦(Carl and Angel Larsen)是基督徒,在明尼蘇達州聖克勞德市(St. Cloud)經營錄像拍攝公司Telescope Media Group。2016年,他們入稟挑戰該州的反歧視法,因為如果他們只提供異性婚禮的錄影服務,將有機會被罰款,甚至判囚。地區法庭原判他們敗訴,直到最近聯邦第八巡迴上訴法院推翻原裁決,認為憲法保障了他們的自論自由,要求下級法庭重審。

結果將決定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是否納入民權法 美聯邦最高法院十月開審

(文:陳婉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已定於本年(2019年)10月8日,集合三宗案件展開聆訊。這三宗案件分別涉及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歧視,判決結果將會決定這兩項特徵會否納入1964年通過的《民權法案》第七條的受保護類別。因此是另一宗萬眾矚目的LGBT案件。

Jessica Yaniv

要求「巴西式」脫毛服務被拒 加國人權投訴門案情曝光

(文:陳婉珊)加拿大卑詩省一名跨性別女性向美容中心要求「巴西式」蜜蠟脫毛服務(一種涉及私隱部位的脫毛服務),遭拒絕後,他向當地人權審裁處投訴遭性別認同歧視,據稱他總共作出了15宗同類投訴。 隨著個別聆訊在人權審裁處展開,法官取消保護令,投訴人的身份及更多案情曝光。

華盛頓州男子 恃跨性別新例 使用泳池女更衣室

近日,西雅圖一男子走進泳池女更衣室脫去上衣,並徵引新例,拒絕使用獨立更衣室。男子游泳完畢回到女更衣室,當時有女子泳隊成員在內,男子再度被要求離開,他最終離開。泳池職員沒就此事報警,後有目擊者聯絡電台節目主持,主持向西雅圖公園及娛樂管理局求證,事件才得以曝光,引起社會爭議。

偽中立假諮詢 製造社會壁壘──香港性文化學會回應「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轄下香港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受平機會委託,進行「有關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於一月底發表。細閱報告,我們發現,就著歧視法的討論而言,性小眾的歧視經驗涉嫌被誇大,相反反對意見卻被漠視,更值得關注的是研究中心似乎早有立場,諮詢似乎只為配合前設,令研究結果成疑…

《有關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研究報告》解毒懶人包

…我們認同公認的基本人權,但也應同時保持批判性:最新的國際人權標準必然正確嗎?它必然適合全球不同的社會文化嗎?香港人可以質疑這個標準嗎?還是因為它是國際標準,便趨之若鶩呢?…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收集市民意見,豈不只是一場戲,一場假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