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犬系貓系現象看愛情專一的秘訣——探討Viktor Frankl的愛情觀

(文:呂詠鈞)

現代社會將男女拆分成不同的類型。不知大家有無聽過「犬系男友」同「貓系女友」等的詞組呢? 記得有一次聚會,為了令大家更快地熟悉彼此,就發生了以下對話。
A:「不如大家都講吓你哋嘅理想型係咩?」

我:「吓? 依家有咩類型啊?」

A:「咁你都唔知?! 唔緊要,你不如形容一下,你想你另一伴有咩性格特質。」

我:「我希望對方理性、穩重、有安全感、係我需要的時候可以比到合適的建議,共同成長。」

A:「哦~~~咁咪唧係『鶴系男友』!」

我:「其實…點分係咩動物家?」

誰是雙性戀者?從六個故事看身份標籤的限制

(文:梁海欣)「我喜歡過女生,也喜歡過男生,但我不喜歡你說我是雙性戀者。」

「這個TB很帥氣啊,把我迷倒了。我可能是雙性戀者了。」

誰是雙性戀者?有人可能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喜歡雙性的人:「喜歡同性的是同性戀者,喜歡異性的是異性戀者,那喜歡雙性的不就是雙性戀者嗎?」但事實上,「喜歡雙性」是個很大的光譜,以致是否採用「雙性戀者」這個標籤存在一片灰色地帶。甚至「雙性戀者」這個標籤反而有機會使人更加不了解當事人的狀況。本文將從六個故事開始,逐步分析身份標籤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