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安全性行為」推廣運動成效檢討

【台灣性平教育系列】毫無疑問,我們社會須要關懷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愛滋病患者,對抗愛滋病也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事情,然而,我們必須反省的是:「安全性行為」到底能否對症下藥,解決問題?我們要繼續推動一個十多年未見效用的大白象計劃,坐視問題日益惡化,還是切實地檢討「安全性行為」的效用,尋求其他更有效的解決方法呢?

不安全的「安全性行為」~愛滋病威脅下的性教育(一)

(文:洪子雲)愛滋病肆虐,全球不少關懷愛滋病的團體都呼籲,要關注愛滋病並推動預防教育。但所謂的預防教育,基本上都只是推動「安全性行為」,即使用安全套進行性行為。雖然曾有一份研究調查指,正確使用安全套能百分之百預防愛滋病;可是有更多的調查指出,安全套連百分之百避孕也做不到,何況是預防愛滋病呢?

安全性行為可防愛滋病?

(文:朱小海)去年本港新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個案創新高,達260宗,較前年上升超過兩成,最主要傳染途徑為性接觸。衛生署預料感染數目會繼續上升,其對策是加強愛滋病宣傳教育、推廣安全性行為、深化緩害工作,以及擴闊愛滋病病毒抗體檢測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