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電影吹水會

【愛情電影吹水會】
電影,係情侶間最常見嘅消遣活動,亦係反映唔同愛情觀嘅載體。我地今次揀咗4套類型各異嘅愛情電影,誠邀各位蒞臨本會,一齊睇電影講愛情!!

日期及主題:
10/3——《12夜》 : 都市愛情與MK文化
24/3——《忘了,忘不了》 : 愛情電影 = 女人AV?
14/4 ——《情書》 : 漸漸逝去的日式浪漫
28/4——《觸不到的她》 :改變一切的虛擬世界

時間:7-9:30pm
地點:香港性文化學會Office
(香港九龍深水埗基隆街184至190號龍祥大廈9樓A室 – 近深水埗站A2出口)
對象:18-35歲年青朋友
名額:每場最多10人
費用全免

報名:
https://forms.gle/YLRTEEpAmurMSKpv6

網絡大數據研究顯示 戀人分手早有預期

學者運用社交媒體Reddit「分手版面」上超過一百萬個帖文(六千多個用戶)的數據,以文字分析方法追蹤用戶怎樣談及自己分手。學者追蹤每個用戶大約兩年,發現用戶在分手前三個月、分手的該星期及分手後6個月後,用字有普遍相通的習慣和改變……

性自制不是性壓抑! 談談情慾、靈性與倫理的關係

(文:梁海欣)

「伴侶不能滿足我的性需要,怎麼辦?要分手嗎?」
「沒有性行為、沒有性生活,會不會死?會不會生病?」
「為何我有SP(性伴侶, sex partner),又有召妓,但內心還是很空虛?」

佛洛依德的性壓抑說及性解放的思想對今日的性文化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然而,當年青人真的如此實踐性開放的生活時,卻是頭頭碰著釘,沒有得到那些思想所「應許」的滿足和快樂。為什麼呢?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和快樂呢?

本文主要參考郭偉聯博士的著作《情.慾.線:神學、文化與倫理析論》第三章,以(一) 拆解性壓抑的迷思,重申性自制的重要性; (二) 討論佛洛依德的性壓抑說對人的倫理道德抉擇的忽略;(三)以及尋索真正使人滿足快樂的關鍵。

末日四騎士——準確度達九成 四種預測愛情玩完的溝通模式

(文:梁海欣)約翰高特曼博士(Dr John Gottman)發現了四種負面溝通模式,他稱之為「末日四騎士」(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因為它們能摧毀愛情關係——當然也包括其他關係。發現如果出現這些溝通模式,但不改善的話,高特曼博士能預測這段愛情關係即將「玩完」,且準確度超過九成。以下將介紹這四種愛情毒藥,以及相應的解藥。

不如試一場熱戀?青澀的戀愛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改變

(文:招雋寧)
在愛情至上的世界觀下,戀愛關係佔據著青少年和初期成人的人生的中心位置。美國一個追蹤研究項目「Project Star」發現,年青人在25歲前,平均有10.5段戀愛關係。事實上,戀愛關係關乎到每個人的身份的成長、性發育、甚至是學術成就、與朋輩和與雙親的關係。太多分手的經歷,或會影響人的健康成長。那麼了解年青人在戀愛中承受甚麼改變,就尤關重要。美國幾位醫學學者分析了「Project Star」項目的成果。研究項目追蹤了200位青少年,自他們第十級(中四),一直至往後8年時間。

愛情「正氣歌」

( 文:朱小海)前一陣子工作繁忙、心神不定,所以連結婚週年也馬虎慶祝過就算了。這,自然會種下禍根!為了斬毒草除禍根,使「情花開,開燦爛,常艷麗永無限」,我必須使出真功夫,方為好丈夫。

感性文化下的婚姻危機(四)

(文:井夫)家庭從來不曾單獨存在,在家庭之上及之外,總有其他的組織和秩序,例如宗族,社會,國家,為家庭賦予意義。家庭若不是服事比它為大的價值,便傾向服事比它還小的價值,絕少能在其自身上建立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