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學者:為智障人士建設性教育藍圖

(文:招雋寧)

為智障人士提供性教育,殊不簡單。

荷蘭心理學家Dilana Schaafsma與團隊以嚴謹學術系統檢閱了30年文獻,為這項特殊性教育尋求更佳的出路。

世衛組織指出,性健康遠超於不受疾病困擾,還要讓人在性的權利上獲得尊重、保護和滿足的機會。但在智障人士群體,距離實現這願景還有很遠的路,因為他們:
•   承受性侵風險,是常人的三倍
•   較難維繫友誼或性關係
•   較難理解自慰、懷孕、發生關係的處境和同性關係等知識
•   私隱受限;性的表達被職員或親人限制
•   女性對於性的感受負面,並視為滿足男性的事

如何能得到最大的性滿足?結婚竟然比同居好?

(文:梁海欣)

如何能得到最大的性滿足?有些人認為要常常更換或有多個性伴侶,或是有高超的性技巧,才會有性滿足;又可能有人認為要先測試伴侶的性表現,如果床事不合就要換人,這樣才能找到性滿足。但原來有不少研究發現,整體來說,相比單身、同居及離婚的人,在一生一世的婚盟內的夫妻,他們的性滿足是最大的。
一) 有研究發現已婚比同居有更大性滿足
二) 從構成性滿足的四大要素看婚盟的重要性
三) 故事分享:Peter牧師師母大談親身經歷

「與異性連合」就能「離開父母」?

(文:吳浩然)每個人都應該有過「嚷著要獨立」的經歷。創世記二章宣告︰「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說明人的「獨立需要」是神對人的祝福,且始於人類墮落之前。但人的罪性令這個祝福變成對今日很多年輕人的咒詛。只因不再相信家庭有溫暖,他們鬧著要遠離家庭的轄制,藉著性關係與異性成為一體,滿足一個扭曲了的獨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