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際宣言維護LGBT以外性小眾的自決權利

(文:招雋寧)

英國組織治療和諮詢選擇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rapeutic and Counselling Choice, IFTCC)在2022年2月發表了一份國際宣言,為那些既非異性戀,又不以LGBT自居的人發聲,維護他們自決的權利。

宣言關於施行和接受治療和輔導的選擇,載有十個要點,呼籲世界各國、政府機關、人權組織、媒體和宗教組織,承認所有人均有自決的權利,去形塑和發展自己性屬身份、性屬感覺和相關行為的權利。任何人都可獲得支援,以實踐這種權利。

在性解放的世代中,任誰都可以發展自己的性屬身份和感覺,不是嗎?原來那些非以LGBT自居的性小眾,偏偏受到同志的歧視。

出櫃牧師沒有告訴你的三件事

(文:梁海欣)近日立場新聞刊登了一篇「出櫃牧師」的故事,其中提到「拗直失敗」以及主流教會的「不接納」等等,吸引大批網民關注及熱烈討論。留言區涉及的內容廣泛,由聖經詮釋到何謂接納、由創造原意到何謂愛、也有一堆只有表情符號(彩虹旗/彩虹/心心)而沒有文字的留言。雖然留言區內容多元化,卻沒有人點出筆者心中所想,因此想藉此機會,向大家分享「出櫃牧師」的故事中稍有觸及但沒有仔細討論的三件事。

一、「拗直」一詞令人誤以為只剩下「攣下去」的選擇
二、「同志友善」教會其實是「同性戀無罪」教會
三、神愛世人不等於希望人繼續犯罪

同性戀爭議,只有非黑即白?

(文:鄭安然)近日,同性戀爭議再次放上枱面,雙方罵得面紅耳赤。一間衞生用品公司在九巴登車身廣告,印有「性小眾唔係病 偏見先係病毒」字句及兩名男子擁抱的照片,設計以黑白為主調。其臉書也會Hashtag「恐同」和「同性婚姻」。另一方面,有立法會議員在臉書批評這廣告「病毒主義」,形容「登廣告推動同性戀運動的才是病毒,他們是病毒主義!」然後,那間公司在臉書反擊:「致病毒大王:我們深信,偏見與歧視是社會病毒……向散播偏見的帶菌者說不,推動平權都叫可恥?We don’t give a f–k!」(原文粗口是筆者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