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登門檻效應(跨性別議題)

(文:陳婉珊)…外國的跨性別運動發展,要推動以心理性別(gender)作為界定性別身份的準則。換言之,如果一個男性認為自己是女性,其他人便應該把他當成女性,反之亦然,不管他的生理性別(sex),也不論他是否曾進行任何變性治療…希望我們仍能保持常識,判斷是非對錯,並以歐美這只「半熟田雞」為鑑

性傾向完全天生,不可改變?

參考兩間國際專業機構(APA)的意見,皆指出同性戀完全是天生或後天的說法,沒有學術上充分的證據支持,有關同性性傾向的成因,仍然有待研究。假如當下斷言同性戀是與生俱來,做法並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