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 顛覆性別觀念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在索爾的自白片段中,索爾多次表示,不使用跨性別人士選擇的名稱或代名詞稱呼他們,是不尊重他們。然而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法學院教授尤金.弗洛克(Eugene Volokh)對此表示不認同,他認為強逼別人改變語言習慣本身已談不上尊重。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在索爾的自白片段中,索爾多次表示,不使用跨性別人士選擇的名稱或代名詞稱呼他們,是不尊重他們。然而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法學院教授尤金.弗洛克(Eugene Volokh)對此表示不認同,他認為強逼別人改變語言習慣本身已談不上尊重。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有人認為他們沒有傷害別人,應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慢著,他們的兒女在這些非典型的關係中成長,會否對自身的身份感到混亂和無所適從呢?如何證明這些兒童沒有受到傷害?此外,一個社會身份也必然牽涉別人的認同……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到第三階段,基本上一個人可自行決定性別,任何外在的診斷(更遑論手術)都不需要,這一來性別就完全主觀化。現時,最少有5個國家無需任何醫學證明,只憑個人主觀感覺便可申請改變性別身份…個別國家手續簡便,上網已可辦理,尤如改名一樣便利…
同運在社交媒體發起運動猛烈抨擊IBM,因為其執行合夥人阿列比出任一間基督教背景機構的董事局成員。同運指阿列比公開與基督教組織有聯繫,跟IBM高度支持LGBT的形象不符,要求IBM…
哈伯德(Laurel Hubbard)於「澳洲國際賽2017」為新西蘭勇奪女子90公斤以上級金牌,議論焦點是哈伯德是由男變女的跨性別人士,引起不公平的質疑。39歲的哈伯德舉重總成績達268公斤,比亞軍薩摩亞選手多舉了19公斤。
研究結論聲稱已提供證據顯示同性「婚姻」導致青少年「嘗試自殺率」下降,這說法有點誤導…儘管研究表明研究結果有不少限制,但研究的結論卻肯定地表示已提供證據,顯示同性「婚姻」降低青少年嘗試自殺比率,更建議其他國家考慮同性「婚姻」時,要考慮有關政策帶來的精神健康結果。其實,研究的政治立場早已躍然紙上…
美國童軍宣佈由即日起,會以性別認同作為加入的準則;換言之是准許自我認同為男生的女孩加入男童軍和幼童軍。打破實行了過百年,只准男性參與的慣例…儘管2000年童軍總會曾贏得最高法院官司,可以拒絕同性戀者參加,但在同運的示威壓力下,童軍總會終於2013年自行取消對公開同性戀者的禁令…
南澳洲教育局發出新指引,要求學校遷就跨性別學生:使用他們選擇的名字和人稱代詞,包括he, she, they或其他;使用認同性別的廁所和更衣室;可選擇男/女裝校服;過夜活動或旅行可依性別認同獲分配住宿房間;可依性別認同選擇參與體育課和各項競賽
…我們不是說同性撫養研究故意找富裕家庭做研究,只是這些研究樣本呈現出這樣的結構,據此,我們指出,支持同性撫養的研究,並不能支持孩子不需要父母的結論。相反,如果以這些不能推廣至整個群體的數據——尤其甚少男同性戀家庭的數據,聲稱同性撫養沒有問題,是犯了以偏概全的問題。
麻省新性別認同歧視指引列明,教會也有機會受規管:「即使一間教堂也可能被視為公共處所,如果它舉辦開放給公眾人士的世俗活動——譬如意粉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