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同性婚姻、性傾向歧視法、性教育、色情、性工作者/娼妓、終止懷孕/墮胎、跨性別/變性人、同性戀、民事結合、性別承認法 性文化學會,倫理,性文化,基督教,同性戀,墮胎,娼妓,跨性別,同性婚姻,LGBT,transgender,性教育, 香港性教育, 美國性教育, 台灣性教育, 平等性教育, 香港同性婚姻, 美國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合法化, 同性婚姻制度化, 婚姻平權, 香港婚姻平權, 台灣婚姻平權, 歐洲婚姻平權, 美國婚姻平權, 男同性戀, 女同性戀, 雙性戀, 終止懷孕, 性工作者, 性工作合法化, 性工作交易, 性交易, 色情, A片, AV, 自慰

廁所大戰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遷就跨性別人士的法例在外國很多時都被稱為「廁所法案」,但其實影響並不只廁所或更衣室,而是一切性別區隔的措施…之前,人權都是保障女性和小孩,可是今日,似乎都要讓路給所謂的跨性別權利,支持者真的支持所有人的人權嗎?還是變成推動一種意識形態呢?

男人產子 香港性文化學會

男人產子?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有人認為他們沒有傷害別人,應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慢著,他們的兒女在這些非典型的關係中成長,會否對自身的身份感到混亂和無所適從呢?如何證明這些兒童沒有受到傷害?此外,一個社會身份也必然牽涉別人的認同……

逆向歧視 香港性文化學會 評台

「逆向歧視」不是甚麼——回應法政匯思

(文:陳婉珊)支持立法的人士常說,性傾向歧視條例已討論了十多二十年,不能再拖。然而,維護家庭價值的團體,十多年前已提出有關法例會影響異見人士的各項基本人權,從當初支持人士矢口否認,到今天「逆向歧視」已是鐵證如山,可惜的是,社會的討論十多二十年來竟無寸進,原地踏步,怎可能帶來真正的進步?

性別認同 香港性文化學會

「做自己」一定幸福?(上)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科里的故事並不陌生,現時媒體多正面描寫跨性別兒童的跨性別行為,彷彿鼓勵患有性別焦慮的兒童「做自己」是唯一令他們快樂成長的出路,相反,若拒絕他們變性的要求,會逼他們走上絕路似的。可是,這似乎只是一個神話,並沒有足夠科研數據支持……

transgender who knows best

BBC跨性別兒童紀錄片掀爭議(淺談版)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影片以加拿大性別焦慮(Gender Dysphoria)權威朱克博士(Zucker)因為挑戰主流看法——「孩子自己最懂」(The children know best),被所屬醫院解僱一事為背景,探討兩套互相衝突的,對待跨性別兒童的哲學。跨性別孩子:誰最懂?

gender 性別 香港性文化學會

「性別」議題你要知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受歐美地區趨勢的影響,香港也不能避免思考性別界定準則的問題:「性別承認」是甚麼一回事?原來近數十年間,一種新的性別理論在學界興起,認為「性別」(gender)是一個社會建構的概念,是一個人自覺自己的性別…這系列的文章,將基於歐美的經驗,探討性別議題對社會和文化的衝擊。

BBC transgender who know best 香港性文化學會

BBC跨性別兒童紀錄片掀爭議

英國廣播公司(BBC)一月份播出了一輯以跨性別兒童為主題的紀錄片《跨性別孩子:誰最懂?》(Transgender Kids: Who Knows Best?),令跨運分子鼓噪不已,在播出前已收集到超過11,000個聯署簽名,要求英國廣播公司在交由專家審查前,不要播出有關紀錄片。 為甚麼跨運分子如臨大敵,要「封殺」這輯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