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認同專家Susan Bradley對青春期阻隔劑公開表示憂慮
(文:招雋寧)
再多一位性別醫療專家公開否定為性別不一的兒童提供藥物和手術。多倫多大學的精神科專家Susan Bradley在2023年3月接受美國媒體《The Daily Caller》訪問,表示過去幫助兒童改變性別的做法,為此感到後悔,並承認大多數對性別感到困惑的兒童,會在成年後擺脫性別焦躁。
(文:招雋寧)
再多一位性別醫療專家公開否定為性別不一的兒童提供藥物和手術。多倫多大學的精神科專家Susan Bradley在2023年3月接受美國媒體《The Daily Caller》訪問,表示過去幫助兒童改變性別的做法,為此感到後悔,並承認大多數對性別感到困惑的兒童,會在成年後擺脫性別焦躁。
(文:關啟文)我將評價戈薩奇(Neil Gorsuch)主張的主要論據 …釐清本文目的,並非說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歧視法本身絕對沒有道理, 而是說這類法例不能直接由「性別歧視」的概念衍生出來;特別美國最高法院掛「詮釋法例」的羊頭,實際上賣「另立新法」的狗肉,是一個不正當和沒理據的做法。
(文:陳婉珊)加拿大卑詩省一名跨性別女性向美容中心要求「巴西式」蜜蠟脫毛服務(一種涉及私隱部位的脫毛服務),遭拒絕後,他向當地人權審裁處投訴遭性別認同歧視,據稱他總共作出了15宗同類投訴。 隨著個別聆訊在人權審裁處展開,法官取消保護令,投訴人的身份及更多案情曝光。
(文:陳婉珊)《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公營性別診所醫生關注他們受壓,倉卒診斷求診兒童為跨性別,會對這些兒童構成長期損害。局方的檢討報告記錄了醫生的關注,並作出26項改善建議,但聲稱診所的服務是安全可靠的。一名資深醫生不滿診所故步自封的處理手法,以離職抗議…
(文:陳婉珊)2019年1月24日,Japan Times報道,日本最高法院4位法官一致裁定擬女變男的申訴人敗訴,認為基於減低家庭和社會混亂的因素,維持2004年的法例,必須進行達致絕育的變性手術後,才可以更改法定性別身份之要求合符憲法…
…基於自我性別認同在歐美招致的種種亂象,我們要求聯合國在此議題上加倍謹慎,停止要求/促請本港訂立特定的性傾向及性別認同反歧視法。另一方面,有見於本港一直推行的各種保護LGBT人士的措施,聯合國應予以肯定,並鼓勵本港繼續努力打擊歧視行為,保障每位市民的基本人權。
(文:陳婉珊)37歲的漢娜之前曾遭受性虐待,有酗酒及吸毒問題,正住在臨時收容所。誰知收容中心竟分配一名未做變性手術的跨性別人士與漢娜同房,導致她出現壓力、焦慮、強姦回憶、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及失眠……
(文:陳婉珊)這是為甚麼我們一直反對將「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加入歧視法的受保護特徵——從這例子可見,一個醫生,儘管他反對性別應由主觀心理認同界定,他只能昧著良心依從,否則便可能工作不保……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根據數十年臨床經驗,朱克博士認為性別認同在兒童期是可改變(malleable)的,一般去到青春期後便比較固定,因此,基於變性的路難免崎嶇,他傾向先嘗試讓兒童認同原生性別。可是,一些跨運人士卻不滿意這種治療方法,指控朱克博士進行所謂的「拗直」治療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專家表示,兒童的性別認同仍未固定,可塑性高,應先幫助他們認同原生性別。相反,成人的性別焦慮患者,一般都比較固定,難以透過心理輔導改變。因此,過早鼓勵兒童以認同的性別身份生活,實無異於主動把他們送上變性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