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以為跨性別就得食藥做手術 學者敦促要充分知情
(文:招雋寧)
在西方社會,當青少年被評估為跨性別後,他們和家長在知情同意後,很快就能獲取荷爾蒙藥物或變性手術,使他們能呈現另一種性別。這種治療方式被稱為性別肯定治療。
不過美國研究性別和變性的精神科專家Stephen B. Levine與他的同事在2022年發表文獻,揭示接受這種治療的人未能確保獲得充分的知情,然而性別身份的轉變、荷爾蒙藥物和手術卻對接受治療的青少年有深遠的影響。他們呼籲各界急需重新審視性別肯定治療的知情同意。
(文:招雋寧)
在西方社會,當青少年被評估為跨性別後,他們和家長在知情同意後,很快就能獲取荷爾蒙藥物或變性手術,使他們能呈現另一種性別。這種治療方式被稱為性別肯定治療。
不過美國研究性別和變性的精神科專家Stephen B. Levine與他的同事在2022年發表文獻,揭示接受這種治療的人未能確保獲得充分的知情,然而性別身份的轉變、荷爾蒙藥物和手術卻對接受治療的青少年有深遠的影響。他們呼籲各界急需重新審視性別肯定治療的知情同意。
【跨性別議題淺談系列】有研究發現在兒童期進行「社會性別身份轉變」(social transition)也是持續至成人性別焦慮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就會產生一種憂慮:過早的社會性別身份轉變不單未必是合宜的解決方案,更可能是製造問題的成因之一!
(文:關啟文、陳婉珊)我們發現,現時歐美漸漸接受「肯定式」的做法,鼓勵有性別焦慮的兒童在小時候以異性身份生活,其實未有多少科學證據支持,相反,專家們更關注肯定兒童的跨性別行為會強化了他們的跨性別認同和性別焦慮……香港政府在處理性別界定的問題時,要建基於理性和科學的證據,堅決拒絕把「政治正確」凌駕兒童的最佳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