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透露 英國性別承認法改革內容曝光
(文:陳婉珊)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同情跨性別人士,但不願仍擁有男性身軀的跨者使用女性設施,例如監獄及更衣室。政府收到逾十萬份回應意見,知情人士透露,當中約七成支持「自我聲明模式」,但政府認為是跨運支持者製造出來的結果。除了保障婦女的安全空間外,消息指改革報告會建議全面禁止「同性戀治療」…
(文:陳婉珊)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同情跨性別人士,但不願仍擁有男性身軀的跨者使用女性設施,例如監獄及更衣室。政府收到逾十萬份回應意見,知情人士透露,當中約七成支持「自我聲明模式」,但政府認為是跨運支持者製造出來的結果。除了保障婦女的安全空間外,消息指改革報告會建議全面禁止「同性戀治療」…
(文:陳婉珊)…話說回頭,事後筆者找來葉太揚起的《經濟學人》報道,發覺該報道簡單概括了跨性別認同引起的爭議,是很好的入門讀物。加上這刊物並非保守立場,某個意義上更值得有興趣人士參考。
(文:陳婉珊)自我認同為女性的男人是女性嗎?拒絕讓跨性別人士使用女性專用空間,如廁所、更衣室、泳場或病房等,只因出於恐懼嗎?英國社會在討論是否放寬性別承認的條件,可是,女性的私隱權似乎將會淪為犧牲品…
(文:關啟文、陳婉珊)黎苑姍和蔡玉萍將論點「重新包裝」,寫成〈關於性別承認法的七點謬誤〉…有時,支持性別承認法的人,會將反對的意見表達得很極端,使反對者看上去都很反智,彷彿反對論點不值一顧(比不堪一擊更不屑),這種做法很可能已犯了打擊稻草人的謬誤…
(文:關啟文、陳婉珊)我們希望透過回應黎苑姍及蔡玉萍教授,鼓勵公眾對性別承認議題有更多關注。黎和蔡往往把她們不認同的意見標籤為「偏見」,但我們則認為她們似乎也有不少誤解。其實跨性別議題在過去十年才在歐美急速發展,香港實在應先多觀察,及加強本地的討論與共識,而不是在疑問重重的情況下,急於投入跨性別浪潮的大軍…
(文:洪子雲、陳婉珊)有人認為要看過《諮詢文件》,了解諮詢的內容後才可回應,否則便是鼓勵反智…如此嚴苛的要求,反而會阻礙了市民對議題的關心和意見的表達…有時候反而會被誤導,以為承認個人的心理認同性別已是不可抵擋的國際趨勢,因此放棄反對和反抗──認命
(文:陳婉珊)518位婦女聯署反對性別承認立法,作為保障和推廣人權的機構,筆者原以為平機會應會看重弱勢婦女的聲音,但結果卻令人非常失望…平機會是獨立的公營機構,好處是不受政府左右,可以監察政府;反面就是申訴無門,在性別議題之下,婦女權利彷彿淪為次等貨。
(文:陳婉珊)筆者正有點擔心,《諮詢文件》中這些片面的支持理據會誤導公眾,以為「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已是國際公認的基本人權,香港必須跟隨,否則就會成為跟不上文明的「落後」地區。本文希望藉此機會一一提出質疑,拋磚引玉,引起社會進一步討論
(文:陳婉珊)教導孩子關於性向及性別認同的內容,應建基於科學證據,並容許理性討論。可是不幸地,提出關注「安全學校」課程內容的人,很快便被冠以「恐同」、「恐跨」的標籤,使雙方無法真誠和理性地討論問題。「安全學校」課程在過去一、兩年在澳洲不同省份引起爭議,維多利亞省尤其激烈…
(文:陳婉珊)筆者發現,原來容許變性人參與女子競賽並非基於實證科學研究的支持,而且,那些聲稱指科學已證明變性人不會對女運動員不公平,亦並非事實……